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衣的成语

衣的成语(共362个)

  • 对泣

    niú yī duì qì

    成语解释: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成语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 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

    成语解释: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成语出处:唐・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旰食宵

    gàn shí xiāo yī

    成语解释: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南朝・陈 徐陵《陈文帝哀策文》:“勤民听政,旰食宵衣。”

  • 未明求

    wèi míng qiú yī

    成语解释:天没有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事。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顾协传》:“伏惟陛下未明求衣,思贤如渴,爰发明诏,各举所知。”

  • 看菜吃饭,量体裁

    kàn cài chī fàn , liàng tǐ cái yī

    成语解释: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
    裁:裁剪。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无缝

    tiān yī wú fèng

    成语解释: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成语出处: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冬月无复

    dōng yuè wú fù yī

    成语解释: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成语出处:《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 沐猴

    mù hóu yī guàn

    成语解释:同“沐猴而冠”。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 粝食

    cū yī lì shí

    成语解释: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
    形容生活清苦。

    成语出处:唐・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 粝食

    bù yī lì shí

    成语解释:见“布衣蔬食”。

    成语出处: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食住行

    yī shí zhù xíng

    成语解释: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成语出处: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 不解带

    yī bù jiě dài

    成语解释: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
    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7回:“任凭少奶奶衣不解带,目不交睫,无奈大少爷寿元已尽。”

  • 少食

    quē yī shǎo shí

    成语解释: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乘肥

    chéng féi yì qīng

    成语解释:肥:肥壮的马。
    衣:穿。
    轻:轻暖的裘衣。
    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 玉食锦

    yù shí jǐn yī

    成语解释: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
    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成语出处:《魏书・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