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的成语(共142个)
以瞽引瞽
成语解释: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说,迷惑害累世人。”
引线穿针
成语解释:使线的一头通过针眼。比喻从中联系、拉拢。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缕困针而入,不因针而急;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亲。明・周楫《西湖二集》卷一二:“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做个穿针引线之人。”
引喻失义
成语解释: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
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独坐穷山,引虎自卫
成语解释:独自坐在没有出路的山里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3回:“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引以为荣
成语解释:以此事为光荣。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引虎自卫
成语解释:引:招引。
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引玉之砖
成语解释: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引入歧途
成语解释:歧途:岔路。
带到错误的道路上。成语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尤其是你又知道什么是对?没叫她引入歧途,你替她着什么急?”
引入迷途
成语解释:带进虚假之中。
引虎入室
成语解释:犹言引狼入室。
成语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外夷助剿》:“是不但引虎入室,并且为虎添翼。”
引狼拒虎
成语解释:见“引虎拒狼”。
成语出处: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引虎拒狼
成语解释: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成语出处:清・陈天华《猛回头》:“断不可借外洋之兵,那引虎拒狼大下策,劝列位万万莫做。”
引为口实
成语解释:口实:话柄。
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成语出处:许德珩《回忆蔡元培先生》:“北洋军阀政府对他在教育事业上力图革新,极为不满,尤其对于北京大学男女同校一节,引为口实。”
引吭高歌
成语解释:引:拉;伸;吭:喉咙;嗓子。
放开噪子;大声歌唱。成语出处:晋・张华注《离经》:“搏则利嘴,呜则引吭。”
引火烧身
成语解释: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成语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