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成语(共455个)
- 猫鼠同眠- 成语解释: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和光同尘- 成语解释: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 
 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 大同小异- 成语解释:异:差异。 
 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 同心戮力- 成语解释:指齐心合力。 - 成语出处: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 戮力同心- 成语解释:戮力:合力;同心:齐心。 
 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行同狗豨- 成语解释:豨:猪。 
 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成语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巧同造化- 成语解释: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 
 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 同舟共济- 成语解释: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舟:船;济:渡水。 -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吴越同舟- 成语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同舟而济- 成语解释:济:渡水。 
 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不同戴天- 成语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 
 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庄公四年》“讳与仇狩也”汉何休注:“《礼》,父母之仇,不同戴天。” 
- 异途同归- 成语解释:途:道路;归:归宿;目的。 
 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 异路同归- 成语解释:通过不同的道路,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 成语出处:《文子・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 乍同乍异- 成语解释:乍:忽然;同:一样;异:不同。 
 一会同意,一会不同意,形容言语或态度变化太快。- 成语出处:《鬼谷子・飞坩》:“其说辞也,乍同乍异。” 
- 同声相呼- 成语解释: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成语出处:《鬼谷子・反应》: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