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同的成语

同的成语(共455个)

  • 文共轨

    tóng wén gòng guǐ

    成语解释:同文: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共轨:全国车辙阔狭相同。
    统一文字,统一车辙。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文,车

    shū tóng wén , chē tóng guǐ

    成语解释: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 文轨攸

    wén guǐ yōu tóng

    成语解释:文:文字;轨:车的轨迹;攸:语助词,无义;同:相同。
    书牍的文字相同,车辙痕迹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隋书・炀帝纪》:方今区宇平壹,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孝、秀。

  • 和而不

    hé ér bù tóng

    成语解释:和:和睦;同:苟同;无原则地附和。
    与人和睦相处;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苟同。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流合污

    tóng liú hé wū

    成语解释: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tóng xīn tóng dé

    成语解释: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殊途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语解释:殊:不同的。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声相应

    tóng shēng xiāng yìng

    成语解释: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成语出处:《周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室操戈

    tóng shì sāo gē

    成语解释: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 道合

    zhì tóng dào hé

    成语解释: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 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合。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 一家

    qíng tóng yī jiā

    成语解释: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 盘而食

    tóng pán ér shí

    成语解释: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成语出处:《魏书・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 分甘

    fēn gān tóng kǔ

    成语解释:见“分甘共苦”。

    成语出处:《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 生共死

    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语解释: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