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招的成语

招的成语(共76个)

  • 扬幡

    yáng fān zhāo hún

    成语解释: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扬幡招魂。”

  • 风惹雨

    zhāo fēng rě yǔ

    成语解释:见“招风惹草”。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二回:“这监生不惟遮不得风,避不得雨,且还要招风惹雨。”

  • 目挑心

    mù tiǎo xīn zhāo

    成语解释:挑:挑逗;招:指勾引。
    眉目传情,心神招引。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揄长袂,蹑利屐,目挑心招,出不远千里,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

  • 惹是

    rě shì zhāo fēi

    成语解释:引起麻烦之事。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孩儿,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过,又去惹是招非。”

  • 惹事

    rě shì zhāo fēi

    成语解释: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 军买马

    zhāo jūn mǎi mǎ

    成语解释:犹招兵买马。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聚兽牌》第一折:“今有汉三公子刘文叔,在白水村兴兵聚义,招军买马。”

  • 登高而

    dēng gāo ér zhāo

    成语解释:登高:登上高处;招:挥手招呼人。
    登到高处招呼人,看到的远。比喻声望高的人发出号召,响应的人必然会多。

    成语出处:《荀子・勤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降纳顺

    zhāo xiáng nà shùn

    成语解释:招:招引;纳:接纳;顺:归顺。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

  • 纳士

    nà shì zhāo xián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花枝

    huā zhī zhāo zhǎn

    成语解释: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那女子的尖尖跷跷风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飐一般。”

  • 惹祸

    rě huò zhāo qiān

    成语解释: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曲:“郑恒枉自胡来缠,空落得惹祸招愆。”

  • 贤下士

    zhāo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齐国大治。”

  • 买马

    mǎi mǎ zhāo bīng

    成语解释:见“买马招军”。

    成语出处:《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 蜂惹蝶

    zhāo fēng rě dié

    成语解释:犹招蜂引蝶。

    成语出处:《花城》1981年第3期:“她漂亮,美……在那穷乡僻壤之中,又焉能不招蜂惹蝶?”

  • 花惹草

    zhāo huā rě cǎo

    成语解释:指挑逗、勾引女子。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