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的成语(共76个)
挖耳当招
成语解释: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招权纳贿
成语解释:招权:弄权,揽权;纳贿:接受贿赂。
抓权力,受贿赂。成语出处: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权纳贿,其门如市。”
招蜂引蝶
成语解释:招致蜜蜂;吸引蝴蝶。比喻吸引别人的注意。
成语出处:叶文玲《独特的歌》:“没准是很爱卖弄俊俏,四送秋波的人呢,嘿,招蜂引蝶之流,对不起,本人向来深恶痛绝。”
树高招风
成语解释:见“树大招风”。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招财进宝
成语解释:旧时迷信指招引财神进门来发家致富。
成语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招财进宝臻佳瑞,合家无虑保安存。”
招风揽火
成语解释:比喻招惹是非。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
招是惹非
成语解释: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经过,又是招是惹非。”
招降纳叛
成语解释:指招收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现多用来形容网罗坏人;扩充力量;结党营私。
成语出处:《赖古堂名贤尺牍新钞・与卓珂月》:“辄欲奏记自通,已又念近日时刻中诸君子,所记载文籍,不啻招降纳叛,而世之附名其中者,虽不尽弭耳乞盟,然意已近之。”
招风惹草
成语解释:比喻招惹是非。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呢?”
满招损,谦受益
成语解释: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成语出处:《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谦受益,满招损
成语解释: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成语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虚受益,满招损
成语解释:虚: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成语出处:清・李沂《秋星阁诗话・劝虚心》:“盖虚受益,满招损。心虚而后学进,学愈进,心愈虚,虚心者为学之门,亦为学之验也。”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语解释:挥:摆手。
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成语出处: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唯世臣巨室为能。”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成语解释:麾:同“挥”,挥手。
形容为人刚正不阿,坚定不移,不轻易听命于人。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黯列传》:“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迎风招展
成语解释:形容旗子在风中飘荡。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迎风招展,挖云镶边的号褂,映日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