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招的成语

招的成语(共76个)

  • 枉勘虚

    wǎng kān xū zhāo

    成语解释:刑讯逼供,屈打成招。

  • 是揽非

    zhāo shì lǎn fēi

    成语解释:犹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忽听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听得,便喊道:‘在这里!’岳大爷道:‘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

  • 门纳婿

    zhāo mén nà xù

    成语解释:招门:招进门。
    旧时男子家贫,女家无子,招以为婿。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刘老头儿大概是看上了祥子,而想给虎妞弄个招门纳婿的‘小人’。”

  • 是生非

    zhāo shì shēng fēi

    成语解释:见“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 是搬非

    zhāo shì bān fēi

    成语解释: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成语出处: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

  • 事惹非

    zhāo shì rě fēi

    成语解释:见“招是惹非”。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少年骄惰放肆……将来招事惹非,败坏家门。”

  • 降纳附

    zhāo xiáng nà fù

    成语解释: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 降纳款

    zhāo xiáng nà kuǎn

    成语解释:招:招引;纳:接纳;款:投诚。
    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之不来

    zhāo zhī bù lái

    成语解释:招:招呼。
    听到招呼不过来。形容人个性强,不轻易听命于他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 之即来

    zhāo zhī jí lái

    成语解释:一招手就过来。比喻随时听众召唤。也比喻指挥自如。

    成语出处: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惟世臣,巨室为能。

  • 财纳福

    zhāo cái nà fú

    成语解释:纳:享受。
    发财享福。

    成语出处: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 致物议

    zhāo zhì wù yì

    成语解释:物议,世人的议论。指引起众人的议论。

    成语出处:荀子君道篇:“县贵爵重赏以招致之。”县,同“悬”字。北史齐高祖纪:“杜绝物议。”

  • 坐产

    zuò chǎn zhāo fū
  • 贤礼士

    zhāo xián lǐ shì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宋・陈亮《酌古论・曹公》:“……光辅汉帝,招贤礼士,修明庶政,以宰天下。”

  • 魂扬幡

    zhāo hún yáng fān

    成语解释:魂:灵魂;招魂:招回灵魂;幡:一种垂直悬挂的窄长的旗子。
    比喻为死亡的旧事物复活进行鼓吹。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