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成语(共40个)
等身著作
成语解释:等:等同。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成语出处:柳亚子《呈符老宇澄一首》:“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等夷之志
成语解释:等夷:匹敌。
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成语出处:《北史・周宗室传论》:及文后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变魏为周,捍危获者,护之力也。
等闲人家
成语解释:等闲:寻常,一般。
指普通寻常的家庭。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看时,虽不怎的大摆设,却多精美雅洁,色色在行,不是等闲人家办得出的。
平等互利
成语解释:指彼此享有同等待遇,互相有利。
三等九格
成语解释:犹三六九等。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三等九般
成语解释:同“三等九格”。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金莲:‘若是这等的也罢了,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三等九般使了接去。’”
上下有等
成语解释:指等级区别。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贵贱有仪,上下有等。
刑无等级
成语解释:对犯人用刑不考虑其地位的尊贵和卑贱。
成语出处:《商君书・赏刑》: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
越次躐等
成语解释:次:次序;躐等:越级。
超越等级次序。成语出处:宋・苏轼《御试制科第一道》:“今陛下所震怒而赐谴者何人也?……越次躐等召而问讯之者何人也?”
诸色人等
成语解释: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成语出处:唐・陆贽《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百姓及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义,均减有无,赒贷贫人,全活数众者,府司具事迹闻奏,朕当授以官秩,蠲其征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