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成语(共281个)
得过且过
成语解释:得:能够;且:姑且。
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不过尔尔
成语解释:尔尔:如此如此。
不过如此而已。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白驹过隙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
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大喜过望
成语解释:望:希望。
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闭门思过
成语解释:思:思索;反省;过:过失;错误。
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成语出处:宋・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改过自新
成语解释: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过河拆桥
成语解释: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成语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过目成诵
成语解释:只要看一遍就能背诵。形容记忆力极强。
成语出处:元《宋史・刘恕传》:“恕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悔过自新
成语解释: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
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操之过急
成语解释:操:做;过:过分 。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三过家门而不入
成语解释:指夏禹治水的故事,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成语出处:陶铸《崇高的理想》:“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成语解释: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
成语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成语解释: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成语解释: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成语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