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的成语(共71个)
- 借寇赍盗- 成语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近年所买夷炮,约居三分之一,尽以借寇赍盗,深湛愤恨。” 
- 漫藏诲盗- 成语解释: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犬吠之盗- 成语解释:指穿窬之盗;小偷。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 鼠盗狗窃- 成语解释:同“鼠窃狗盗”。 - 成语出处:《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 鼠偷狗盗- 成语解释:同“鼠窃狗盗”。 -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 偷猫盗狗- 成语解释:指偷窃。也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 要利盗名- 成语解释:要:通“邀”。 
 用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盗取名利。- 成语出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盖其心术不谨,趋向一差,则要利盗名,文奸济恶,皆学之力也。” 
- 引盗入闼- 成语解释:闼:门。 
 把小偷引到屋里。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成语出处:清・陈士芑《甲辰二十八初度自述一百韵》:边邻四面皆楚歌,引盗入闼谁实使? 
- 主守自盗- 成语解释: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 阿世盗名- 成语解释: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 赍盗以粮- 成语解释:赍,拿东西送人。全句是说把粮食送给强盗。比喻帮助人做坏事,或作有利于敌人的行动。与“助桀为虐”义近。 -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篇:“非其人而教之,赍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而赍盗粮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