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盗的成语

盗的成语(共71个)

  • 谩藏诲

    màn cáng huì dào

    成语解释:见“谩藏诲盗”。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 江洋大

    jiāng yáng dà dào

    成语解释:在江海上抢劫行凶的大盗。也泛指极为凶狠的强盗。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 绿林大

    lù lín dà dào

    成语解释: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

  • 绿林强

    lù lín qiáng dào

    成语解释:指山林的强盗。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赵家璧》:“试看绿林强盗,怎样不惜钱财以买盒子炮,就可知道。”

  • 诬良为

    wū liáng wéi dào

    成语解释:诬:诬陷。
    良:好人。
    指捏造事实,陷害好人。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因为顾客可以不承认,反咬一口,‘诬良为盗’,还得吃官司。”

  • 疑邻

    yí lín dào fǔ

    成语解释:疑:怀疑;斧:斧头。
    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 开门延

    kāi mén yán dào

    成语解释: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同“开门揖盗”。

    成语出处:清・魏源《筹海篇・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

  • 鸡鸣

    gǒu dào jī míng

    成语解释: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成语出处: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 鼠窜狗

    shǔ cuàn gǒu dào

    成语解释: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 挂念珠

    qiáng dào guà niàn zhū

    成语解释:念珠:信佛的人念佛时用的数珠。
    形容假装行善。

  •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

    bǎo nuǎn sī yín yù , jī hán qǐ dào xīn

    成语解释:吃饱穿暖之后,就会引起淫欲的思想;饥饿寒冷就会兴起盗窃的念头。比喻生活过于安逸或过于困苦,都容易导致越轨的行为发生。

    成语出处:金瓶梅第二十五回:“自古道:饱暖生闲事,饥寒发盗心。”

  • 束装

    shù zhuāng dào jīn

    成语解释:《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
    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成语出处:《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 迎门请

    yíng mén qǐng dào

    成语解释: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后以“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成语出处:典出《后汉书・赵咨传》:“咨少孤,有孝行……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

  • 狐鸣狗

    hú míng gǒu dào

    成语解释: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成语出处:《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 名暗世

    dào míng àn shì

    成语解释: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
    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成语出处:《荀子・不苟》:“是奸人将以盗名暗世者也。”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