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队的成语(共0个)
异军特起
成语解释:异军:另外一支军队。
另一支军队引人注目的兴起。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事物突然兴起。亦作“苍头起异军”、“异军突起”。成语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六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三军暴骨
成语解释:三军:指所有军队;暴:晒。
三军的尸骨暴露于战场。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集,晋国赖之;不集,三军暴骨。
师不宿饱
成语解释:师:军队。
部队得不到休息,吃不上饭。成语出处:《黄石公三略・中略》: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一以当千
成语解释:当:相当。
一个人抵挡一千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馀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一旅中兴
成语解释:旅,军队编制的名称,古时士卒五百人为一旅。中兴,由衰落中复兴起来。全句是说虽然只有五百名士兵,却能完比喻以极少的人数复兴家邦。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以劳击逸
成语解释: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养精蓄锐的敌人。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丕《与张既诏》:卿逾河历险,以劳击逸,以寡胜众,功过南仲,勤逾吉甫。此勋非但破胡,乃永宁河右,使吾长无西顾之念矣。
以一当百
成语解释:当:抵得上。
一个人抵挡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成语出处:明・李腾芳《山居杂著・文字法35则》:“大约古人用字,如将用兵,无不以一当百。”
乌合之师
成语解释: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师老民困
成语解释:师:军队;老:疲惫。
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成语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下卷》:“杨光运统兵攻广晋,逾年无功,晋主怕师老民困。”
师老民疲
成语解释:师:军队;老:衰竭;民:民众;疲:疲乏。
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后晋纪二》:“杨光远攻广晋,岁余不下,帝以师老民疲,遣内职硃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则民疲师老,应误指挥。
一击即溃
成语解释:溃:溃败。
刚一交战就立即溃败。指军队缺乏战斗力。治兵振旅
成语解释:兵、旅:泛指军队。
整训军队,振作士气。成语出处:《唐饶歌・鼓吹曲十二篇》:“每有戎事,治兵振旅,幸歌臣词以为容。”
治兵以信
成语解释:治兵:管理军队,训练军队。
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成语出处:《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振旅而归
成语解释: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
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而返回。指部队作战胜利归来。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
寓兵于农
成语解释:寓:寄寓,包含。
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