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语的成语(共0个)
言语支吾
成语解释:支吾,本作“枝梧”,抵触的意思。全句是说言语模糊不清楚,没有作正确的解释。又作“支吾其词”。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拍案惊奇第二回:“姚乙把言语支吾,不说明白。”
言语漏泄
成语解释:机密的话被泄露出去。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今诸侯之事晋,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汝之由。
言语高低
成语解释:指说话没分寸,冲撞别人。
言语路绝
成语解释:犹言言语道断。
言语举止
成语解释: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今诸将皆壮士屈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
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成语解释:憎,厌恶。全句是说说话没有内容,面目也令人讨厌。又作“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成语出处:黄庭坚文:“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言语妙天下
成语解释: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言语道断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一言寿国
成语解释:以极少的言语可使国家的寿命延长。
成语出处:《管子・霸言》: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亡国。若此者大圣之言也。
石心铁肠
成语解释:比喻人的心肠象石头一样硬,不容易为感情或言语所动。
成语出处: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常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能吐婉媚辞。
一言半词
成语解释:形容言语极少。与“一言半句”、“一言半语”义同。一句或半句话。指极少的语言。
成语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曰:『侯生曾无一言半词送我。』”
枝枝梧梧
成语解释:指人言语不顺,或说话含糊不清,以敷衍应付对方。又作“支支吾吾”。与“支吾其词”、“吞吞吐吐”义同。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吞吞吐吐,枝枝梧梧?”
自不待言
成语解释: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只字片言
成语解释:只:一个。
指零星的文字和言语。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只字片言曾蒙激赏。”
造谤生事
成语解释:谤:诽谤。
假造诽谤他人的言语以挑起事端。成语出处:《清史稿・王恕传》:“若告贷银米以给口食,则必计其能还而后之,狡黯之流遂谓官有偏私,不免造谤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