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国家的成语

关于国家的成语(共0个)

  • 国家柱石

    guó jiā zhù shí

    成语解释:关系著国家安危的大臣,就像国家的支柱一般。形容身负重任的国家官员,比喻地位的重要。

    成语出处:汉书元后传:“前丞相乐昌侯商,本以先帝外属,内行笃有威重,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汉书霍光传:“将军为国家柱石。”

  • 国家干城

    guó jiā gān chéng

    成语解释:指拿著武器,尽保卫国家责任的人。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周礼政要教胄:“其有资性开敏者,或令入水陆师武备学堂,用备国家干城之选。”

  • 国家利赖

    guó jiā lì lài
  • 国家大计

    guó jiā dà jì

    成语解释: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于禁等被水所淹,非战之故;于国家大计,本无所损。”

  • 国家多故

    guó jiā duō gù

    成语解释:故:事故,变故。
    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方国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

  • 国家多难

    guó jiā duō nàn

    成语解释:难:灾难。
    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 国家闲暇

    guó jiā xián xiá

    成语解释:国家太平无事,既无内乱,也无外患。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 国家栋梁

    guó jiā dòng liáng

    成语解释: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
    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 国家大事

    guó jiā dà shì

    成语解释:大事:重大事情。
    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guó jiā jiāng xīng , bì yǒu zhēn xiáng

    成语解释:祯祥:吉兆。
    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guó jiā jiāng wáng , bì yǒu yāo niè

    成语解释:妖孽:妖魔鬼怪。
    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guó jiā xīng wáng , pǐ fū yǒu zé

    成语解释:匹夫:平民男子。
    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成语出处: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 仕途经济

    shì tú jīng jì

    成语解释:仕途:做官的途径,也指官场;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做官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元《宋史・王安石传论》:“朱熹尝论安石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宦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

  • 一言寿国

    yī yán shòu guó

    成语解释:以极少的言语可使国家的寿命延长。

    成语出处:《管子・霸言》:夫一言而寿国,不听而亡国。若此者大圣之言也。

  • 难至节见

    nàn zhì jié xiàn

    成语解释:只有大难当头时,才能显出人的节操,常比喻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成语出处:《藏书・名臣传・肥义》:“且夫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