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知识的成语

关于知识的成语(共0个)

  • 以莛叩钟

    yǐ tíng kòu zhōng

    成语解释: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 不知丁董

    bù zhī dīng dǒng

    成语解释: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成语出处:清・赵翼《陔余丛考・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 知出乎争

    zhì chū hū zhēng

    成语解释:知:智慧,知识
    争:斗争,竞争。
    智慧从斗争中得来。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且若亦知夫德之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 无知无识

    wú zhī wú shí

    成语解释:指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看这丁言志无知无识的,走来说是莺豆湖的大会,是胡三公子的主人。

  • 益人神智

    yì rén shén zhì

    成语解释:使人心灵开窍,增加知识

    成语出处:清・沈尚杰《〈读书敏求记〉序》:益人神智者,惟书而已。

  • 无尽宝藏

    wú jìn bǎo zàng

    成语解释:形容物产或知识非常丰富,没有穷尽。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如妙东之世,穰住之国,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

  • 继承衣钵

    jì chéng yī bō

    成语解释:衣钵:佛教用语,指法衣和食钵。
    泛指继承某人的思想体系,学术知识或技巧技能。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二十七章:我已是将近六十的人,虽说这庵里也有七八个徒弟,可是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衣钵的,我常常为此操心。

  • 多闻强记

    duō wén qiáng jì

    成语解释: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 不知藋蕫

    bù zhī dīng dǒng

    成语解释:藋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成语出处:《尔雅・释草》:莢,藋蕫。郭璞注似蒲而细。不知藋蕫者,岂不辨菽麦意乎?

  • 知今博古

    zhī jīn bó gǔ

    成语解释:贯通古今。知识渊博。

    成语出处: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

  • 愚妄无知

    yú wàng wú zhī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成语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所看见的只是目前的利禄,个人的势位,而又愚妄无知,轻举盲动。”

  • 渔经猎史

    yú jīng liè shǐ

    成语解释:渔、猎:涉猎。
    涉猎经典史籍。指泛读群书,知识广博。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2卷:“进士王壡,渔经猎史之士也。”

  • 学贯古今

    xué guàn gǔ jīn

    成语解释:贯:通。
    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成语出处:《明史・黄道周传》: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 学有专长

    xué yǒu zhān cháng

    成语解释:专长:专门的学问和技能。
    形容在某一方面有专门知识或特殊才能。

    成语出处:谢觉哉《心病还得心药医》:“难道他们都比你‘学有专长’吗?”

  • 学贯天人

    xué guàn tiān rén

    成语解释:贯:贯通;天人:天和人。
    学问贯穿天、人各类知识。指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学贯天人,才兼文武,聪明颖悟,出口成章。”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