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兵器的成语

关于兵器的成语(共0个)

  • 一十八般兵器

    yī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泛指各种兵器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 十八般兵器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严如鈇钺

    yán rú fū yuè

    成语解释: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
    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成语出处:明・吴廷翰《贞烈门坊记》:至有若五代之冯道者,历事数君,靦颜就列,使青史诛之,严如鈇钺。

  • 继粮藉寇

    jì liáng jiè kòu

    成语解释:继:资助;藉:同“借”;寇:贼寇。
    借给敌寇兵器,送给盗贼粮食。比喻做有利于敌人、坏人的事。

    成语出处:《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继盗粮,借贼兵也。”

  • 不辟斧钺

    bù bì fǔ yuè

    成语解释:斧钺:古代的兵器
    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不敢避斧钺之诛。”

  • 严于鈇钺

    yán yú fū yuè

    成语解释:鈇:铡刀;钺:古兵器;鈇钺:指刑戮之具。
    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成语出处:明・吴廷翰《贞烈门坊记》:至有若五代之冯道者,历事数君,靦颜就列,使青史诛之,严如鈇钺。

  • 不仁之器

    bù rén zhī qì

    成语解释:不仁:残暴,残忍;器:兵器
    指用以杀人的武器。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韩枢密书》:援之以不仁之器。

  • 紫髯如戟

    zǐ rán rú jǐ

    成语解释: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兵器
    胡子像戟一样坚硬。形容男子容貌威猛。

  • 执锐披坚

    zhí ruì pī jiān

    成语解释: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
    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身怀举鼎拔山力,独占东吴数百城。”

  • 枕戈待敌

    zhěn gē dài dí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等待迎敌。形容时刻准备杀敌。

    成语出处:《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 杖节把钺

    zhǎng jié bǎ yuè

    成语解释: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
    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 崭露锋芒

    zhǎn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锋芒:刀、剑等兵器的尖端或刃口,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

  • 偃甲息兵

    yǎn jiǎ xī bīng

    成语解释: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
    兵:兵器
    停止战争。

  • 洗兵不用

    xǐ bīng bù yòng

    成语解释:兵:兵器
    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成语出处:唐・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 推锋争死

    tuī fēng zhēng sǐ

    成语解释:推锋:手持兵器向前,指冲锋。
    指冲锋陷阵,争先恐后,不怕牺牲。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