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来的成语(共0个)
实密似疏
成语解释:看起来好像空隙很大,实际却很严密。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
绷爬吊拷
成语解释: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押下司理院,绷爬吊拷,一一勘正。”
绷巴吊拷
成语解释: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同“绷扒吊拷”。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好女婿呀!这早晚还不起来谢亲,又不到师父处报喜,还在这里卖解儿耍子哩!咄!你娘呢?你老婆呢?好个绷巴吊拷的女婿呀!”
绷扒吊拷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刑罚。强行脱去衣服,捆绑并吊起来拷打。绷:捆绑。
扒:脱掉。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若经官发落,这绷扒吊拷要桩桩儿捱过。”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并无聪明正直的心腹,尽都是那绷扒吊拷的招状。”
什袭以藏
成语解释:什:形容多;袭:重迭。
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袭而藏”。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积于忽微
成语解释: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一哄而集
成语解释:哄:喧闹。
一阵喧闹,人们都起来了。形容自发地行动起来。以丰补歉
成语解释:把丰年积余的粮食储备起来,留待灾年歉收时使用。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以丰补歉,很有必要。”
一轰而起
成语解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
成语出处: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轰而起,一轰而散,他逮不住领头人儿,看他有什么法子?”
风起云布
成语解释:布:展开,铺开。
大风起来,乌云密布。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9卷:“众知妪即罗真人也,于是见处焚香以告焉,俄而,风起云布,微雨已至。”
一跌不振
成语解释: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成语出处: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房次律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于死。”
踣不复振
成语解释:振:振作。
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一旅中兴
成语解释:旅,军队编制的名称,古时士卒五百人为一旅。中兴,由衰落中复兴起来。全句是说虽然只有五百名士兵,却能完比喻以极少的人数复兴家邦。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一夕五起
成语解释:一夜起来看父母五次。形容服侍父母的殷勤。
成语出处:尸子君治:“孝子事亲,一夕五起,视衣裳之厚薄,枕之高卑,其爱亲也已。”
一夜十起
成语解释: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