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了解的成语(共0个)
了了解人意
成语解释:了了:聪明,懂事。
形容特别聪明懂事,善于体察领会别人的心思。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上》:阿戎了了解人意。
世事洞明
成语解释:洞:洞悉,了解;明:明白。
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都看得透彻明白。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又有一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不嫌词费
成语解释:费,太多。全句是说不因话说得太多而惹人厌烦。形容极有耐心,为了使人了解意思而反复说明。
以蠡挹海
成语解释:蠡:贝壳做的瓢。
用瓢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成语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知人未易
成语解释:要真的了解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不容易的。
成语出处:《论语》“子曰:『知人未易,人未易知。』”东晋.陶靖节诗(陶渊明)“知人未易,相知实难;淡美初交,利乘岁寒。管生称小,鲍叔必安;奇情双亮,令名俱完。”
众恶必察
成语解释:恶:憎恶;察:考察。
大家都厌恶的,必须深入进行了解,才可以确信。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知命不惑
成语解释:对生命、自然有了很好的了解,随遇而安,不迷惑。
成语出处:覣・韩愈《送齐下第序》: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
知心可腹
成语解释:可:合宜。
彼此了解,情投意合。成语出处:元・王晔《折桂令・问黄肇》曲:“怕不你身上知心可腹,争知他根前似水如鱼。”
知音识趣
成语解释:趣:情趣。
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知心着意
成语解释:指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相互关心备至。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
眼瞎耳聋
成语解释:看不见也听不到。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委曲详尽
成语解释: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
成语出处:宋・杨时《曾昭文公行述》:母子之间,委曲详尽,有人所难言者,不可缕载也。
万物一马
成语解释:事物虽复杂,但用一匹马的道理就可以概括。指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它事物的道理。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齐物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通时达务
成语解释:谓了解客观形势。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沈朗思书》:“而通时达务之士,则又群相惊惧危恐,蓄缩而莫取出一言。”
深奥莫测
成语解释:高深不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