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下的成语(共0个)
为天下笑
成语解释:指被天下人所耻笑。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楚世家》:楚灵王方会诸侯于申,诛齐庆封,作章华台,求周九鼎之时,志小天下;及饿死于申亥之家,为天下笑。
为天下谷
成语解释:谷:山川。
指甘愿作天下的川谷,不为世人所知道,与世无争。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天下喉咽
成语解释:喉咽,比喻地位重要,如人体的咽喉处一样。形容位置最险要的地方。
成语出处:汉书颜延年传:“河南天下喉咽,二周余毙,莠盛苗秽,何可不鉏也?”
天下奇闻
成语解释:奇闻:罕见的见闻。
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天下一宗
成语解释: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成语出处:《汉书・吴王濞传》: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
天下大屈
成语解释:屈:竭,天下财富耗尽。
形容天灾人祸后,民穷财尽的情景。成语出处:汉・贾谊《论积贮疏》: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天下大治
成语解释:指国泰民安。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手援天下
成语解释:用手来援救天下。原比喻援救的工具和方法不对。后比喻以个人之力欲解救天下之危亡。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离类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上天下地
成语解释:上面至于天,下而至于地。形容范围广阔,没有限制。多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非常空阔广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
三分天下
成语解释:指东汉末魏、蜀、吴个据一方,三分天下。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成语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目空天下
成语解释: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成语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名动天下
成语解释:动:震动。
名声震动天下。形容人声名显赫。成语出处:明・焦竑《玉堂丛语・文学》:年十七八,已名动郡邑间,比登进士,遂名动天下。
名闻天下
成语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北齐书・魏收传》:“功业显著,名闻天下。”
名显天下
成语解释:形容名声极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纵横天下
成语解释: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