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热搜成语
  4. 害怕的成语

关于害怕的成语(共0个)

  • 骨软筋麻

    gǔ ruǎn jīn má

    成语解释: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 且喜且惧

    qiě xǐ qiě jù

    成语解释:既欢喜又害怕。与“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义同。

    成语出处:汉书朱博传:“且喜且惧,对曰必死。”

  • 张嘴结舌

    zhāng zuǐ jié shé

    成语解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害怕或惊愕。

    成语出处:茹志鹃《里程》:“三娘这阵连珠炮,说得老刘张嘴结舌,不知怎么辩白是好……”

  • 战栗失箸

    zhàn lì shī zhù

    成语解释: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
    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 影骇响震

    yǐng hài xiǎng zhèn

    成语解释:看到影子或听到声音都感到害怕震惊。

    成语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卒不能摅首尾,奋翼鳞,振拔洿涂,跨腾风云,使见之者影骇,闻之者响震。

  • 咬指吐舌

    yǎo zhǐ tǔ shé

    成语解释:咬着手指甲,吐出舌头。形容害怕的神态。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咬指吐舌,连忙退出。

  • 摇首咋舌

    yáo shǒu zhà shé

    成语解释:咋:咬住。
    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就险些儿吓得死了,便是一家人在那里守尸的,那一个不摇首咋舌。”

  • 摇首吐舌

    yáo shǒu tǔ shé

    成语解释: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良久,乃摇首吐舌道:‘长公子太不良了。’”

  • 心摇胆战

    xīn yáo dǎn zhàn

    成语解释:战:发抖。
    形容内心十分恐惧、害怕

    成语出处:宋・袁燮《絜斋集・书赠吴定夫》:一旦闻金革之事,则心摇胆战。

  • 心虚胆怯

    xīn xū dǎn qiè

    成语解释: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成语出处: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二十八回:而且聘才在车上,一路上说了些利害话,心虚胆怯,只得战战兢兢上前,见夫人磕了一个头起来,低头傍立。

  • 心乔意怯

    xīn qiáo yì qiè

    成语解释:谓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把不定心乔意怯,立不定肉颤身摇。”

  • 心惊胆怕

    xīn jīng dǎn pà

    成语解释:内心惊惧害怕

    成语出处:元・狄君厚《介子推》第三折:“受了他五七日心惊胆怕,不似这两三程行得人力尽身乏。”

  • 心惊胆慑

    xīn jīng dǎn shè

    成语解释:慑:恐惧。
    指人内心惊惧害怕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怀中履孝,道广德新,合力义亏,仁者心惊胆慑。”

  • 心惊胆丧

    xīn jīng dǎn sàng

    成语解释:内心惊惧害怕

    成语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寇逸》:“忽听喊声来,心惊胆丧,急急奔离天罗地网。”

  • 畏葸退缩

    wèi xǐ tuì suō

    成语解释:葸:害怕
    因为胆怯而后退。

    成语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吴奎畏葸不前,当时谓拽动阵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