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处的成语(共0个)
恰到好处
成语解释:恰:正好。
办事、说话正好达到最适当的地步。成语出处:清・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无善可述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好处可说。
食髓知味
成语解释:食得一次骨髓,便知晓其美味。比喻人得到一次好处后便贪得无厌。
原意:骨髓的味道很好,吃下去很美味,之后还再想尝试。
这个词属于贬义。常用来形容盗贼或偷情的男女等, 意思是干一次没被抓到就想干第二次;也可以解释为偶做某事本来是为了满足一时的贪心或新鲜感,但做完此事后感到满足或刺激,以后还想继续做,甚至可能会演变成习惯、嗜好.。于是无补
成语解释:补:好处,益处。
对事情没有什么好处。一举两利
成语解释:举:举动、动作。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成语出处:《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得两便
成语解释:指一种适当的举动会带来两方面的好处或便当。
成语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一则结了此案,二则捉住大伙强盗,又可官上加官,岂非一得而两便。
悦尼来远
成语解释: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有利无弊
成语解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有害无利
成语解释: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吾丘寿王传》:“以众吏捕寡贼,其势必得。盗贼有害无利,则莫犯法,刑错之道也。”
雁过拨毛
成语解释: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拨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了个稀烂。”
忘本负义
成语解释:本:原来;负:辜负,违背;义:情义。
忘记原来的情况,违背了情义。指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去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成语出处:《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
随俗雅化
成语解释: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顺风人情
成语解释: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也指不费力的人情。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落得做个顺水人情。
取巧图便
成语解释: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妻荣夫贵
成语解释:荣:荣耀。
贵:显贵。
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参见“夫贵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