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痛的成语(共0个)
化悲痛为力量
成语解释:化:变。
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成语出处: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悲痛欲绝
成语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拊膺大恸
成语解释:膺,胸膛。恸,痛哭。全句是说搥胸号啕大哭。形容极悲痛的样子。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无挥涕,无拊膺,无哀容。”野叟曝言第三十四回:“洪赵二人,拊膺大恸道:『吾兄死不忘君,吾二人虽生犹死。』”
忍泪含悲
成语解释:忍着眼泪,含着悲痛。形容勉强克制着悲伤。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六十三回:柏爷坐上公案,左右排班已毕,只得忍泪含悲,吩咐升炮开刀。
以泪洗面
成语解释:拿眼泪来洗脸。形容极度忧伤悲痛,终日流泪。
成语出处:宋・王铚《默记》卷下:又韩玉汝家有李国主归朝后与金陵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轸念殊深
成语解释:轸:悲痛;轸念:悲痛的怀念;殊:非常。
形容非常悲痛地怀念。成语出处:宋・苏轼《赵州赐大辽贺兴龙节副使茶药诏》:驾言未息,轸念殊深。特致恩颁,以嘉勤瘁。
心碎肠断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悲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
衔悲蓄恨
成语解释:衔:含着。
心里藏着悲痛和仇恨。成语出处:《乐府诗集・蔡琰琴曲歌辞>》:“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蓄恨兮何时平!”
衔悲茹恨
成语解释:衔:含。
茹:吃。
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成语出处:宋・李昉《太平广记・还冤记》:“尸骸流漂,怨酷无双,奉违累载,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
无肠可断
成语解释:比喻悲痛之极。
成语出处:宋・石孝祥《愁倚阑》词:“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也须断,况无肠。”
痛可言邪
成语解释:这种悲痛怎么能说得出呢?。
痛不堪忍
成语解释:堪:可;忍:忍耐。
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痛心泣血
成语解释:泣血:流血泪。
痛煞心田,哭出血泪。形容十分悲痛。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孝元皇帝纪下》:“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
殊深轸念
成语解释:非常悲痛地怀念。
茹泣吞悲
成语解释:茹:吃;茹泣:饮泣。
形容十分悲痛。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北地残氓,东部遗老,莫不茹泣吞悲,倾耳戴目,翘心仁政,延首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