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X
  5. xue

xue的成语(共669个)

  • 兵无血刃

    bīng wú xuè rèn

    成语解释: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北史・序传・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扬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 聚萤映雪

    jù yíng yìng xuě

    成语解释: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成语出处:《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

  • 日朘月削

    rì juān yuè xuē

    成语解释:见“日削月朘”。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萧至忠传》:“私谒开而正言塞,日朘月削,卒见凋弊。”

  • 雪窖冰天

    xuě jiào bīng tiān

    成语解释: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成语出处:元《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 冰天雪窑

    bīng tiān xuě jiào

    成语解释: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成语出处:元《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 程门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成语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成语出处:元《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难素之学

    nán sù zhī xué

    成语解释:难:《难经》;素:《素问》。
    原指研究《难经》和《素问》。后用作医书的代称。

    成语出处:《金史・张丛正传》:精于医,贯穿难素之学。

  • 用非所学

    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语解释: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成语出处:《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 邯郸学步

    hán dān xué

    成语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
    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学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成语解释: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岩居穴处

    yán jū xué chǔ

    成语解释: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成语出处:语出《韩非子・诡使》:“而士有二心私学,岩居穴处,托伏深虑,大者非世,细者惑下。”

  • 蚁穴溃堤

    xué kuì dī

    成语解释: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 , kuì yú yǐ xuè

    成语解释: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削足适履

    xuē zú shì lǚ

    成语解释: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以汤沃雪

    yǐ tāng wò xuě

    成语解释:汤:开水;沃:浇。
    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若以水灭火,若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