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X
  5. xue

xue的成语(共669个)

  • 披肝沥血

    pī gān lì xuè

    成语解释:比喻竭尽忠诚。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为南承嗣请从军状》:“披肝沥血,昧死上陈。”

  • 粤犬吠雪

    yuè quǎn fèi xuě

    成语解释:两广很少下雪,狗看见下雪就叫。比喻少见多怪。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 削尖脑袋

    xiāo jiān nǎo dài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三回:“南京政府里的官员,大都削尖脑袋,使出浑身解数钻门路巴结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权有势的大臣。”

  • 鼠穴寻羊

    shǔ xué xún yáng

    成语解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 蚁穴坏堤

    xué huài dī

    成语解释: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同“蚁穴溃堤”。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

  • 流风回雪

    liú fēng huí xuě

    成语解释:轻逸飘摇貌。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鹞兮若流风之回雪。”

  • 饱学之士

    bǎo xué zhī shì

    成语解释: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

  • 宿学旧儒

    xué jiù rú

    成语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 笔削褒贬

    bǐ xiāo bāo biǎn

    成语解释:笔:记载。
    削:删改。
    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成语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 学无常师

    xué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雪泥鸿爪

    xuě ní hóng zhǎo

    成语解释: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热血沸腾

    xuè fèi téng

    成语解释:形容人情绪高昂;激动不已。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九:“她是怎样地受感动,怎样地热血沸腾。”

  • 削木为吏

    xuē mù wéi lì

    成语解释: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侮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

  • 枕戈泣血

    zhěn gē qì xuè

    成语解释: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 血泪斑斑

    xuè lèi bān bān

    成语解释:血与泪俱在实证物。

    成语出处:元・韦居安《梅磵诗话》上卷:“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