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e的成语(共669个)
以血洗血
成语解释:洗:洗雪。
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成语出处:《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报仇雪恨
成语解释:雪;洗刷;除去;恨:怨恨。
报冤仇;解怨恨。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冰天雪地
成语解释: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成语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博学多才
成语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不学无术
成语解释:术:技术;技艺。
没有学问;没有本领。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才疏学浅
成语解释:才:才能;疏:空虚;浅薄。
才能不高;学问不深。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解释:焉:怎么。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兵不血刃
成语解释: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椎心泣血
成语解释: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
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成语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学而时习之
成语解释: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穴处野居
成语解释:穴:洞;处:居住。
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成语出处:汉・陆贾《新语・道基》: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
杀人不见血
成语解释: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瑞雪兆丰年
成语解释:瑞:吉利的。
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成语出处: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成语解释:比喻代人受过。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0卷:“忽朝一日,发出句说话来,教‘张公吃酒李公醉’,‘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成语解释: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