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的成语(共1033个)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成语解释:遵循尧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成语出处:《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先知先觉
成语解释:觉:对事物有所认识。
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题的认识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任人唯贤
成语解释: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成语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推贤让能
成语解释:推:举荐;让:谦让。
举荐贤人,让位于能者。成语出处:《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咸与维新
成语解释:指一切除旧更新。
成语出处:《尚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先人后己
成语解释: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成语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艰难险阻
成语解释: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
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结草衔环
成语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
比喻感恩报德;誓死不忘。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铤而走险
成语解释: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妒贤嫉能
成语解释: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捷足先登
成语解释:登:方言“得来”的合音。
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改弦更张
成语解释: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
张:给乐器上弦。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思贤如渴
成语解释: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
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纤毫不爽
成语解释:纤毫:非常细微;爽:差。
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律历志》:“凡此四蚀,皆与臣法符同,纤毫不爽。”
摧坚陷阵
成语解释:摧:击溃;坚: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
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成语出处:《南齐书・桓康传》:“随世祖起义,摧坚陷阵,膂力过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