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S
  5. shui

shui的成语(共705个)

  • 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解释: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水火无情

    shuǐ huǒ wú qíng

    成语解释:指水灾和火灾凶猛可怕。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鸣,正是外合里应,教智伯才知水火无情。”

  • 山明水秀

    shān mí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山穷水尽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 山高水低

    shān gāo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若是留提辖在此,诚恐有些山高水低,教提辖怨怅;若不留提辖来,许多面皮都不好看。”

  • 山长水远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寄宋邧》诗:“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 山高水长

    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救民水火

    jiù mín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
    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 不通水火

    bù tōng shuǐ huǒ

    成语解释:形容跟人不相往来。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孙宝传》:“稚季耳目长,闻知之,杜门不通水火。”颜师古注:“不通水火,谓虽邻伍亦不往来也。”

  • 判若水火

    pàn ruò shuǐ huǒ

    成语解释:判:区别。
    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 覆水难收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
    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 出水芙蓉

    chū shuǐ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
    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

    成语出处:宋・洪咨夔《沁园春・用周潜夫韵》词:“濂溪家住江湄,爱出水芙蓉清绝姿。”

  • 洪水猛兽

    hóng shuǐ měng shòu

    成语解释:洪水:能造成灾害的大水;猛兽:残酷食人畜的凶猛野兽。
    比喻极大的灾害。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 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成语解释: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鹿死谁手

    lù sǐ shuí shǒu

    成语解释:鹿:猎取的对象。
    追鹿不知落入谁手。指政权不知落入谁人之手;后借指不知胜利归属何人。

    成语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