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S
  5. shui

shui的成语(共705个)

  • 环林璧水

    huán lín bì shuǐ

    成语解释:环林:林木环绕,古代借指太学;璧水:指太学。
    古时用以指代太学。

    成语出处:《陈书・沈不害传》:故东胶西序,事隆乎三代,环林璧水,业盛于两京。

  • 水火无交

    shuǐ huǒ wú jiāo

    成语解释:没有财物牵涉。形容为官清正廉洁。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循吏传・赵轨》:“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

  • 一衣带水

    yī yī dài shuǐ

    成语解释: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成语出处:《南史・陈纪下・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 白山黑水

    bái shān hēi shuǐ

    成语解释: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成语出处:《金史・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如蹈水火

    rú dǎo shuǐ huǒ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艰难。

    成语出处:《元史・张德辉传》:“若宰民者,头会箕敛以毒天下,使祖宗之民如蹈水火,为害尤甚。”

  • 冰寒于水

    bīng hán yú shuǐ

    成语解释: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流水高山

    liú shuǐ gāo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海水难量

    hǎi shuǐ nán liáng

    成语解释: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蛟龙得水

    jiāo lóng dé shuǐ

    成语解释:蛟: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
    传说蛟龙得水就能兴云作雾;飞腾上天。比喻英雄人物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成语出处:管仲《管子・形势》:“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故曰: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

  • 水失鱼犹为水

    shuǐ shī yú yóu wéi shuǐ

    成语解释:没有鱼的水仍然是水。比喻没有君主的百姓仍然是百姓,而失掉百姓的君主,则不成其为君主。

    成语出处:《尸子》卷下:孔子谓子夏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曰:‘商,汝知之矣。’

  • 登山临水

    dēng shān lín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战国・楚 屈原《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liú shuǐ bù fǔ , hù shū bù dù

    成语解释:户枢:门转轴;蠹:虫蛀。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流水不腐

    liú shuǐ bù fǔ

    成语解释:腐:臭。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 蛟龙失水

    jiāo lóng shī shuǐ

    成语解释:蛟:传说的无角龙。
    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 模山范水

    mó shān fàn shuǐ

    成语解释: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