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的成语(共809个)
三头两面
成语解释: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日高三丈
成语解释:犹日上三竿。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录摄》:“日高三丈,还不见六房站班,可恶可恶!”
东零西散
成语解释:形容零落分散。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致萧允升庶子》:“曾未几何,而东零西散,念方既已下世,先兄继之,射堂秋月,有若隔世,人生会合,何可常也!”
一时三刻
成语解释:同“一时半刻”。
成语出处: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
三妻四妾
成语解释:妻妾众多的意思。
成语出处:清・李渔《风筝误・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三十六行
成语解释: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成语出处:清・李渔《玉搔头》:“三十六行,行行相妒。”
张三李四
成语解释: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恒禅师法嗣》:“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三人行,必有我师
成语解释: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日三秋
成语解释: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年。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成语出处:南朝・梁・何逊《为衡山侯与妇书》:“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得其三昧
成语解释:三昧:梵语,意为正定。
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成语出处: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三户亡秦
成语解释:三户:几户人家;亡:灭。
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火冒三丈
成语解释: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魄散魂飞
成语解释:同“魂飞魄散”。
成语出处:1.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2. 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三迭阳关
成语解释: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
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成语出处: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而再,再而三
成语解释:再:第二次。
一次又一次。成语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9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