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的成语(共545个)
明察秋毫
成语解释: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
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梦寐以求
成语解释:寐:睡着。
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以屈求伸
成语解释:屈:弯曲;伸:伸直伸展。
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实事求是
成语解释: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
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求田问舍
成语解释:舍:房子。
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
求贤若渴
成语解释:贤:有才能的人。
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有事之秋
成语解释: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成语出处:《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
无路求生
成语解释:指没有活路。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唐家人传》:吾不忍见王,王若无路求生,当踣面以俟。
多故之秋
成语解释:多故:多变乱多患难;秋:指某个时期。
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成语出处:《金史・宣宗季下》:“今多故之秋,人才难得,朕欲除大罪外,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量才复用。”
夤缘求进
成语解释: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成语出处:《金史・邓俨传》:初,俨致仕复夤缘求进,上问左右:‘邓俨可复用乎?’平章政事完颜守贞曰:‘俨有才力,第以谋身为心。’
首丘之念
成语解释: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成语出处:《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引年求退
成语解释:引年:自陈年老。
自陈年老,请求退休。成语出处:《金史・完颜守道传》:“今引年求退,甚得宰相体,然未得代卿者,以是难从。”
溯流求源
成语解释:同“溯流穷源”。
成语出处:《元史・隐逸传・杜瑛》:“夫善始者未必善终,今不能溯流求源,明法正俗,育材兴化。”
诛求无厌
成语解释:指勒索、榨取;没有满足的时候。厌:满足。
成语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湖广平章政事要来木贪纵淫虐,诛求无厌。”
招权纳赇
成语解释:见“招权纳贿”。
成语出处:《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