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的成语(共545个)
千秋万岁
成语解释: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
冬裘夏葛
成语解释:裘:皮衣;葛:葛麻衣。
泛指美服。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一叶知秋
成语解释: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成语解释:兰:兰草;秀:开花;败:衰败。
兰草要开花,但秋风使之凋谢。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成语出处:《文子・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蔽之;河水欲清,沙土秽之;丛生欲脩,秋风败之。
舍本求末
成语解释:舍:舍弃;求: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成语出处:《关尹子・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秋色平分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成语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刻舟求剑
成语解释:舟:船;求:寻找;寻求。
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敛怨求媚
成语解释:谓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元年》:“节度使非能男耕女织,必取之于人,敛怨求媚,不可长也。”
缓带轻裘
成语解释:缓:宽松;裘:皮衣。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春露秋霜
成语解释: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春夏秋冬
成语解释:指四季或一年。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望穿秋水
成语解释: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盈盈秋水
成语解释:盈盈:清澈的样子。
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
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求爹爹告奶奶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求人。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替你添羞脸,到处求爹爹告奶奶。”
蔓引株求
成语解释:顺着蔓寻根。比喻一网打尽。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奉命今将逆党搜,须得你蔓引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