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Q
  5. qin

qin的成语(共443个)

  • 寝食俱废

    qǐn shí jù fèi

    成语解释: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 以勤补拙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成语出处: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

    成语解释: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 朝秦暮楚

    zhāo qín mù chǔ

    成语解释: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明・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事必躬亲

    shì bì gōng qīn

    成语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出处:唐・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 焚琴煮鹤

    fén qín zhǔ hè

    成语解释: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 说亲道热

    shuō qīn dào rè

    成语解释: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可恨宝姐姐、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

  • 衾寒枕冷

    qīn hán zhěn lěng

    成语解释:衾:被子。
    被枕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成语出处:宋・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明・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旦]奴不虑衾寒枕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

  • 饿虎擒羊

    è hǔ qín yáng

    成语解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

  • 秦失其鹿

    qín shī qí lù

    成语解释:鹿:喻指帝位。
    比喻失去帝位。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禽息鸟视

    qín xī niǎo shì

    成语解释: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植《求自试表》:“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 煮鹤焚琴

    zhǔ hè fén qín

    成语解释:杀掉鹤;烧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焚:烧。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烧琴煮鹤

    shāo qín zhǔ hè

    成语解释: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琴瑟不调

    qín sè bù tiáo

    成语解释: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
    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成语出处:《汉书・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 枕戈寝甲

    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解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