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Q
  5. qin

qin的成语(共443个)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nèi jǔ bù bì qīn , wài jǔ bù bì yuàn

    成语解释:举:推荐。
    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

  • 手到擒来

    shǒu dào qín lái

    成语解释:擒:捉拿。
    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 破琴绝弦

    qín jué xián

    成语解释:毁琴断弦,表示世无知音,不再鼓琴。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秦女楚珠

    qín nǚ chǔ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 寿终正寝

    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成语解释: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
    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1回:“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

  • 钦差大臣

    qīn chāi dà chén

    成语解释: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成语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九回:“雯青因是钦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轮来接。”

  • 枕冷衾寒

    zhěn lěng qīn hán

    成语解释: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 六亲无靠

    liù qīn wú kào

    成语解释: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我家现在六亲无靠,故乡举目无亲,除叔叔外,别无可托之人。”

  • 擒贼擒王

    qín zéi qín wáng

    成语解释: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成语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将勤补拙

    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废食忘寝

    fèi shí wàng qǐn

    成语解释:废:停止;寝:睡觉。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望然。”

  • 祝禽疏网

    zhù qín shū wǎng

    成语解释:祝:祝福;疏:开通。
    为飞禽祝福,打开网。指开网放禽飞走。比喻给禽鸟自由。

    成语出处: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而祝禽疏网,徒开三面之恩;毒虺挻灾,逾肆九头之暴。

  • 秦镜高悬

    qín jìng gāo xuán

    成语解释:比喻官员判案公正严明。

    成语出处:清・李渔《比目鱼・骇聚》:“若非秦镜高悬,替老夫伸冤雪枉,不止陨身败名,亦且遗臭万年。”

  • 秦智虞愚

    qín zhì yú yú

    成语解释: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楚材晋用,国土所以长嗟;秦智虞愚,贤哲为之永叹。”

  • 欲擒故纵

    qín gù zòng

    成语解释: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
    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