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L
  5. lang

lang的成语(共365个)

  • 狼子兽心

    láng zǐ shòu xīn

    成语解释: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成语出处:《晋书・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夜郎自大

    láng zì dà

    成语解释: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
    比喻孤陋寡闻;妄自尊大。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如狼似虎

    láng sì hǔ

    成语解释: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成语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 狗肺狼心

    gǒu fèi láng xīn

    成语解释:同“狼心狗肺”。

    成语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 神清气朗

    shén qīng qì lǎng

    成语解释: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下卷:“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

  • 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成语解释: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
    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成语出处:唐・田颖《玉山常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 兴风作浪

    xīng fēng zuò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 无风起浪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语解释: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成语出处: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

  • 天朗气清

    tiān lǎng qì qīng

    成语解释:朗:明朗。
    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狼眼鼠眉

    láng yǎn shǔ méi

    成语解释:形容人相貌凶恶。

  • 狼奔鼠窜

    láng bēn shǔ cuàn

    成语解释:狼群鼠辈到处流窜。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

    成语出处:明・沉鲸《双珠记》第十四出:“忽闻访察怕如雷,狼奔鼠窜,无由忏悔。”

  • 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成语解释: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成语出处:《群音类选・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 拒虎进狼

    jù hǔ jìn láng

    成语解释: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成语出处: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进狼,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

  • 狼吞虎咽

    láng tūn hǔ yàn

    成语解释: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 狼奔兔脱

    láng bēn tù tuō

    成语解释:形容仓皇逃窜。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四回:“远远听见吆喝之声,由远而近……众人手忙脚乱,将桌上杯盘收拾干净,转眼间,狼奔兔脱,如鸟兽散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