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拼音索引
  4. D
  5. ding

ding的成语(共391个)

  • 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成语解释: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 革故鼎新

    gé gù dǐng xīn

    成语解释: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
    故:旧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灭顶之灾

    miè dǐng zhī zāi

    成语解释:灭:淹灭;顶:头顶。
    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

    成语出处:《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

  • 鼎新革故

    dǐng xīn gé gù

    成语解释: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 扶危定倾

    fú wēi dìng qīng

    成语解释:谓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成语出处:《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 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解释:丁:表示最简单的字。
    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一丁不识

    dīng bù shí

    成语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 眼中拔钉

    yǎn zhōng bá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 眼中之钉

    yǎn zhōng zhī dīng

    成语解释: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 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成语解释:庖丁:厨师。
    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 摩顶放踵

    dǐng fàng zhǒng

    成语解释: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约定俗成

    yuè dìng sú chéng

    成语解释: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一定不易

    dìng bù yì

    成语解释:易:改变。
    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

  • 冒名顶替

    mào míng dǐng

    成语解释:冒:冒充。
    冒用别人的名义去做某事或窃取他人的权利。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5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 酩酊大醉

    mǐng dǐng dà zuì

    成语解释: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
    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酩酊大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