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更新:2025-10-30 12:50
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我们这位老教授一走上讲台,便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庖”,读作“páo”,不能读作“pāo”、“bāo”。
“庖”,不能写作“疱”。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庄周讲一个故事: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术十分娴熟,刀子在牛骨缝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障碍,而且很有节奏。梁惠王看呆了,一个劲夸他技术高超。厨师说他解牛已经19年了,对牛的结构完全了解。
梁惠王时有位厨师善宰牛,且技巧极为熟练。典出庄子・养生主。后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这件专案自从由他接手后,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
梁惠王时有位厨师庖丁善宰牛,且技巧极为熟练。典出《庄子・养生主》。后“庖丁解牛”比喻对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如:“这件专案自从由他接手后,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问题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