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人于千里之外
更新:2025-10-30 09:17
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张天翼《速写三篇·“新生”》:“街上的店家早已把排门关得紧紧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语本孟子・告子下:“????????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指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挡住。比喻态度高傲,毫无商量转圜的余地。《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刘厚守因预先听了黄胖姑先入之言,词色之间,也就和平了许多,不像前天拒人于千里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