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怒目而视的怨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后汉书・卷二十七・赵典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雠,人在涂炭,各不聊生。”《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众,睚眦之隙必报,人不自保。”亦作“睚眦之怨”。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