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间的成语(共132个)
- 纳污藏疾- 成语解释:纳:接受;疾:弊病,缺点。 
 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烹犬藏弓- 成语解释:犹烹狗藏弓。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 含垢藏瑕- 成语解释:见“含垢匿瑕”。 - 成语出处:《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 
- 深藏简出- 成语解释:简:简省。 
 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 
- 烹狗藏弓- 成语解释: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后以“烹狗藏弓”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成语出处: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遁迹藏名- 成语解释:犹言隐居不出。 - 成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 纳污藏垢- 成语解释:纳:容纳;垢:污秽。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 纳污藏秽- 成语解释:纳:容纳;秽:肮脏,污秽。 
 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 匿影藏形- 成语解释: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蹑影藏形- 成语解释:谓行动诡秘,不露形迹。 -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昼即途中寻鬼路,蹑影藏形恒夜游。” 
- 呆里藏乖- 成语解释:呆:痴呆,傻。 
 外表呆头呆脑而内心却很机灵。-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鼓掌绝尘》:不想那方帮是个呆里藏乖的人,打听得消息不好……竟拿了那些银子,先自挈家而走。 
- 弓藏鸟尽- 成语解释:参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 漫藏诲盗- 成语解释: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 成语出处:《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蜜里藏刀- 成语解释:蜜:蜂蜜。 
 表面很友好,暗里却藏着害人之心。- 成语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妒律》:“尔乃蜜里藏刀,必欲花间逐蝶,狡亦甚矣,罚岂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