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中间的成语(共132个)
- 一山不藏二虎- 成语解释: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 成语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成语解释:烹:煮烧。 
 飞鸟打尽,弓被搁置不用;兔被捕杀后,猎狗则被烹食。比喻事情办成,功臣被害。- 成语出处:鲁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识时务者问:‘如果那时并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汉人也配享太庙……则将如何?’我觉得颇费唇舌。” 
-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成语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 成语出处: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待价藏珠- 成语解释: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 
 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话里藏阄- 成语解释:话里藏着哑谜儿。 -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三七回:“宋江不晓得梢公话里藏阄,在船舱里悄悄的和两个公人说:‘也难得这个梢公救了我们三个性命。’” 
- 谩藏诲盗- 成语解释:见“谩藏诲盗”。 - 成语出处:《冷眼观》第17回:“俗语说,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说伲是谩藏诲盗。” 
- 深藏若虚- 成语解释: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包藏奸心- 成语解释:犹言包藏祸心。 - 成语出处: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 暗藏杀机- 成语解释: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 
- 苞藏祸心- 成语解释:苞:通“包”,包藏;祸心:害人之心。 
 心里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坏主意。-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阴怀妒害,苞藏祸心,弗可以承天命。” 
- 隐介藏形- 成语解释:介:鳞甲。 
 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 露尾藏头- 成语解释: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 纳垢藏污- 成语解释:垢、污: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