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严郢《驳议吕堙》:“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某又闻: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对上虽有冒犯,但仍勇于直谏,无所隐瞒。《唐・严郢・駮太常拟故相国江陵尹谥议》:“公有犯无隐,引经正辞,上是其言,刑为之省。”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