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的意思解释
隐姓埋名出处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作庄家学耕稼。”
隐姓埋名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
隐姓埋名例子
旧社会,一些穷人为了逃避债务,隐姓埋名,流落他乡。
隐姓埋名正音
“隐”,读作“yǐn”,不能读作“wěn”。
隐姓埋名辨形
“姓”,不能写作“性”。
隐姓埋名谜语
谜中人 (谜底:隐姓埋名)
隐姓埋名详细解释
隐姓埋名释义
隐瞒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语出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晦迹埋名”
隐姓埋名典源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据《元曲选》引)[1]
[太白云〕我看二位都是读书君子,方今圣朝以贤良方正取士,二位不去求名应举,却是隐遁山林,为著何来?[正末云〕小生与兄弟慕山林幽雅,遂有终焉之意。那为官的,我怎么学他?[唱〕……【青歌儿】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长安乱似麻,每日价大纛高牙。冠盖头踏,人物不撑达,服色尽奢华。心行更奸猾,举止少谦洽。纷纷扰扰由他,多多少少欺咱,言言语语参杂,是是非非交加。因此上不事王侯,[2],隐姓埋名做[3],学耕稼。
注解
[1]典故或见于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
[2]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显贵。见“不求闻达”。
[3]庄家:农家、庄稼人。庄,同“庄”。
参考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
当初你寄书来,要见谢金莲,元来是个妓女。我怕你迷恋烟花,堕了你进取之志,是我分付张千,则说谢金莲嫁了人也。贤弟,你在后花园中书房里安下,我却暗暗的著此妇人,只做采花,与你相见。他不是别人,则他便是谢金莲。著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后来又著三婆说他是鬼,迷死了他的儿子。以此贤弟吃惊,不辞而去了。我将这妇人乐籍上除了名字,另置别馆。今日贤弟来到,伏侍你,犹然不认的他,说兀的做甚?
隐姓埋名典故
元朝王子一写的《误入桃源》杂剧中,描述汉明帝时有二个书生刘晨、阮肇,他们为逃避乱世,在天台山下隐居修道。一日采药迷路,偶遇太白金星化身的樵夫,太白金星问他们为何不去求取功名,却在山中隐居修道。刘晨、 阮肇回答说:“这几年天下荒乱,干戈并起,官场黑暗险恶,所以避入山中修行。如此便不必管外界的纷纷扰扰,是是非非;隐姓埋名,作一个庄稼人,与麋鹿鱼虾为伴,悠闲地过日子。”“隐姓埋名”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指隐瞒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
隐姓埋名书证
- 01.元・张寿卿《红梨花》第四折:“他不是别人,则他便是谢金莲。著他隐姓埋名,假说做王同知的女儿。”
- 02.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因此上不事王侯,不求闻达,隐姓埋名做庄家,学耕稼。”(源)
- 03.《西游记》第七三回:“我隐姓埋名,更无一人得知,你却怎么知道?”
- 04.《封神演义》第八九回:“我与你兄弟可将太庙中二十八代神主负往他州外郡,隐姓埋名,以存商代禋祀,不令同日绝灭可也。”
- 05.《三侠五义》第五四回:“此话说至此,明露著叫展爷从此后隐姓埋名,再也不必上开封府了。”
隐姓埋名用法
语义隐瞒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身分。
类别用在“隐瞒身分”的表述上。
例句
①范蠡既佐句践灭吴,便离越适齐,从此隐姓埋名,泛游江湖。
②他在大事底定之后功成身退,从此隐姓埋名,做个与世无争的人。
③退休后,他像个隐姓埋名的人,住在深山里过著闲云野鹤的生活。
④为了躲避仇家的追杀,他只好逃到国外,隐姓埋名地过著寂寞的日子。
⑤因为不堪盛名之累,他不得不隐姓埋名,暂时避居山林,图个耳根清净。
隐姓埋名翻译
- 英语 conceal one's identity(keep one's identity hidden; live in incognito)
- 德语 die eigene Identitǎt verheimlichen
- 俄语 жить под вымышленным фамилией и именем
“隐姓埋名”的单字解释
- 【隐】yǐn隐(隱)yǐn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伤痛:隐恻。怜悯:恻隐之心。现显隐(隱)yìn倚,靠:隐几(ji)而卧(靠着几案睡眠)。现显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
- 【埋】mái埋mái葬:埋葬。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雪、落叶盖上:掩埋。埋地雷。隐藏:埋没(m?)。埋伏。埋头。隐姓埋名。埋mán〔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责怪(“怨”读轻声)…
- 【名】míng名míng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坣)。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