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盗组词
  4. 【盗】开头能组哪些词

【盗】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盗贼藏身﹑活动的地区。

  • 2 .

    1.盗窃掠夺者。

  • 3 .

    1.盗匪的头目。

  • 4 .

    1.亦作"盗取"。 2.窃取;掠夺。 3.谦辞。犹摘录,抄录。

  • 5 .

    1.窃取政权。

  • 6 .

    1.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

  • 7 .

    1.窃夺;窃取。

  • 8 .

    1.犹盗贼。 2.劫掠人口。 3.窃取他人财物。

  • 9 .

    1.口称仁义而行如盗贼的人。

  • 10 .

    1.侵犯边塞。

  • 11 .

    1.私通其嫂。

  • 12 . 嫂受金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 13 .

    1.史家之《春秋》笔法,国君为地位低贱的人所杀称"盗杀"。 2.杀死并据为己有;非法猎杀。 3.暗杀。

  • 14 .

    1.结聚成伙的盗贼。

  • 15 .

    1.盗贼的行迹;盗窃的痕迹。

  • 16 .

    1.谓过量痛饮。

  • 17 .

    1.亦作"盗劫"。 2.盗窃掠夺。 3.抢劫杀害。

  • 18 .

    1.窃取克扣。

  • 19 .

    1.非法截留。亦指非法截留的财物。

  • 20 .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 21 .

    1.亦作"盗警"。 2.谓发生盗贼劫掠事件。

  • 22 .

    1.窃据。

  • 23 .

    1.为盗之具。指谋取私利的手段。

  • 24 .

    1.割据;强占。

  • 25 .

    1.私自开通水道;非法决裂堤岸。

  • 26 .

    1.亦作"盗掘"。 2.犹盗发。

  • 27 .

    1.谓营私舞弊以乱军。

  • 28 .

    1.非法征收赋税。 2.见"盗贼课"。

  • 29 .

    1.犹盗匪。

  • 30 .

    1.犹盗巢。

  • 31 .

    1.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老子》:"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王弼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财皆盗夸也。"魏源本义:"盗夸《韩非子》作'盗竽'。案:古韵虞﹑麻通用,则'竽'﹑'夸'皆协韵。《说文》'竽'﹑'夸'皆亏声。盖篆文'于'作'亏',是以形近致误。"高亨正诂:"'夸'﹑'竽'同声系,古通用。据韩说,盗竽犹今言盗魁也。竽以乐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一说,强盗为服饰以夸于人。河上公注:"百姓不足而

  • 32 .

    1.亦作"盗夸"。 2.犹盗夸。

  • 33 .

    1.盗贼首领;大盗。 2.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

  • 34 .

    1.古代传说周穆王八骏之一。颈细,色浅黑。 2.泛指良马。

  • 35 .

    1.《谷梁传.哀公四年》:"《春秋》有三盗:微杀大夫谓之盗,非所取而取之谓之盗,辟中国之正道以袭利谓之盗。"后以"盗例"指《春秋》书盗的义例。

  • 36 .

    非法捕猎:禁止~国家保护动物。

  • 37 .

    1.见"盗铃掩耳"。

  • 38 . 铃掩耳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39 .

    1.窃取禄位。亦指窃取禄位之人。

  • 40 .

    1.惩办盗贼的法律。

  • 41 .

    1.窃盗与叛乱。语本《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盗匪之乱。

  • 42 .

    1.盗窃掠夺。

  • 43 .

    1.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 44 .

    1.亦作"盗买"。 2.非法购买。

  • 45 .

    1.亦作"盗卖"。 2.盗窃出卖;私自出卖。

  • 46 .

    1.私自吞没。

  • 47 .

    1.窃取名声。 2.盗贼之名。

  • 48 . 名暗世

    盗:窃取;名:名誉、名称;暗:黑暗。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

  • 49 . 名欺世

    盗:窃取;名:名誉;欺:欺骗。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 50 . 名字

    1.窃取名义和称号。

  • 51 .

    1.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 52 .

    1.谓偷磨金属钱币以取其屑。

  • 53 .

    1.盗贼头目。

  • 54 .

    1.亦作"盗墓"。 2.挖掘坟墓,窃取殉葬之物。

  • 55 .

    1.盗贼放赃物的袋子。

  • 56 .

    1.盗窃藏匿。

  • 57 .

    1.亦作"盗弄"。 2.盗窃玩弄;盗用。

  • 58 .

    1.亦作"盗骗"。 2.盗窃骗取。

  • 59 .

    1.剽窃。亦用为拟作之谦词。 2.抢劫。

  • 60 .

    偷:盗窃国家文物。

  • 61 . 窃公行

    1.见"盗贼公行"。

  • 62 . 窃罪

    在我国,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处罚。盗窃财物数额较小的属于违法行为,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制裁。

  • 63 .

    1.对孔丘的贬称。

  • 64 .

    1.亦作"盗案"。 2.有关抢劫的案件。

  • 65 .

    1.亦作"盗版"。 2.盗印。

  • 66 .

    1.盗贼﹑暴乱。 2.犹残暴,凶暴。

  • 67 .

    1.侵犯边境。

  • 68 .

    1.以狡诈手段取胜之兵。 2.叛乱之兵。 3.谓盗取兵权。指叛乱。

  • 69 .

    1.指窃取国家权力。

  • 70 . 不过五女门

    1.谓家有五女,教养遣嫁必致家贫,故盗不往。

  • 71 .

    1.盗窃财物。 2.盗贼的财物。

  • 72 .

    1.谓横征暴敛。 2.非法开采。

  • 73 .

    1.古代考核骑士御者技艺的项目之一。在车马疾行时,暗中解去骖马,而不使御者知之。

  • 74 .

    1.犹盗劫。

  • 75 .

    1.盗贼盘据的地方。

  • 76 .

    1.谓盗窃府库财物的官吏。 2.叛臣;簒夺之臣。 3.盗名欺世的官吏。

  • 77 .

    1.盗贼用于劫掠的船只。

  • 78 .

    1.盗贼的供辞。

  • 79 .

    1.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 80 .

    1.亦作"盗党"。 2.盗贼党羽;盗徒。

  • 81 .

    1.《庄子.胠箧》:"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后以"盗道"指盗贼的手段﹑方法和道德。

  • 82 .

    1.私下典当抵押。

  • 83 .

    1.为盗的开端。

  • 84 .

    1.掠夺,侵夺。

  • 85 .

    1.谓诈取官位或赏赐。

  • 86 .

    1.私下非法发掘。 2.私自开拆;私下泄露。

  • 87 .

    1.亦作"盗伐"。 2.偷砍;违法砍伐。

  • 88 .

    1.盗律。

  • 89 .

    1.亦作"盗犯"。 2.犯有偷窃﹑抢劫或反叛罪行的人。

  • 90 .

    1.非法贩卖。 2.指非法贩卖之人或非法贩卖之事。

  • 91 .

    1.亦作"盗匪"。 2.泛指抢劫﹑叛乱﹑破坏社会治安的人。

  • 92 .

    1.指盗贼活动的势头。

  • 93 .

    1.比喻潜在的盗贼意识。

  • 94 .

    1.植物名。即旋覆花。

  • 95 .

    1.私自耕种;非法耕种。

  • 96 .

    1.偷食的狗。 2.杀狗。

  • 97 .

    1.犹拐骗。

  • 98 .

    1.盗贼作乱。

  • 99 .

    1.窃取国家政权。

  • 100 .

    1.亦作"盗汗"。 2.中医指睡中汗出﹑醒时即止的病症。

  • 101 .

    1.汉文帝时有人盗高庙座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廷尉张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以"盗环"指犯上反叛。

  • 102 .

    1.盗劫的祸害。

  • 103 .

    1.亦作"盗火"。 2.盗贼所放的火。 3.窃取火种。希腊神话传说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取火种带到人间,因此触怒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但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

  • 104 .

    1.犹夺声。 2.窃取声誉。

  • 105 . 食致饱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 106 .

    1.偷看。

  • 107 .

    1.盗贼首领。

  • 108 .

    1.盗匪首领。

  • 109 .

    1.逃避纳税。

  • 110 .

    1.私通。

  • 111 .

    1.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

  • 112 .

    1.亦作"盗薮"。 2.强盗聚集的地方。

  • 113 .

    1.盗贼取水的汲绠。

  • 114 .

    1.盗窃库藏。

  • 115 .

    1.私自逃跑。

  • 116 .

    1.鸡不正常地啼叫。

  • 117 .

    1.窃取自然生长之物。

  • 118 .

    1.非法出卖(粮食)。

  • 119 .

    1.偷听,窃听。

  • 120 .

    1.亦作"盗徒"。 2.犯有盗窃罪的役徒。 3.盗贼。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