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赞组词
  4. 【赞】结尾能组哪些词

【赞】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呗

    1.佛教徒赞颂佛的功德叫"呗赞"。

  • 2 . 哀

    1.文体中哀辞的一种。用以哀悼死者而赞其功德。

  • 3 . 裨

    1.辅助。

  • 4 . 白杨礼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赞美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并以其象征着“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抒情色彩浓烈,具有阳刚之美。

  • 5 . 参

    大使馆中职位次于大使馆馆长(大使、公使、代办)的外交官。平时协助馆长工作。当馆长因故不能视事时,通常代理馆长职务,任临时代办。有商务参赞、文化参赞等。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

  • 6 . 徧

    1.遍告。

  • 7 . 宾

    1.亦作"宾赞"。举行典礼时导引仪式的人。宾,通"傧"。 2.指幕僚。

  • 8 . 傧

    1.相礼;赞礼。 2.婚礼中的赞礼者。

  • 9 . 摈

    1.赞礼。

  • 10 . 称

    1.亦作"称赞"。 2.称誉赞美。

  • 11 . 传

    1.纪传体史书中,史家在人物传后所作的评论。《史记》有"太史公曰",《汉书》有"赞",《后汉书》有"论"有"赞",故又称论赞。亦指传和赞。

  • 12 . 扶

    1.亦作"扶赞"。 2.辅佐赞助。

  • 13 . 讽

    1.讽喻匡赞。

  • 14 . 高

    1.见"高赞"。

  • 15 . 敷

    1.见"敷赞"。

  • 16 . 辅

    1.亦作"辅赞"。 2.辅佐襄助。

  • 17 . 光

    1.犹光辅。

  • 18 . 宏

    1.大力辅佐。

  • 19 . 激

    1.犹赞赏。

  • 20 . 画

    1.亦作"画赞"。 2.以赞颂画像中的人物为主旨的一种文体。亦用以赞美某一画幅。晋陶潜有《扇上画赞》,唐张胜有《桂阳先贤画赞》五卷,见《新唐书.艺文志二》。

  • 21 . 交口称

    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 22 . 讲

    1.讲说唱赞。

  • 23 . 奬

    1.夸奖赞许。

  • 24 . 交

    1.一齐称誉。

  • 25 . 久

    1.唐南诏国王之下的最高行政官员。

  • 26 . 嗟

    1.赞叹。

  • 27 . 经

    1.见"经体赞元"。

  • 28 . 匡

    1.见"匡赞"。

  • 29 . 开

    1.谓给予赞助。

  • 30 . 夸

    夸奖:人们都~她心灵手巧。

  • 31 . 礼

    怀着敬意地赞扬:这种为人类谋利益的高贵品质,是值得人民~的。

  • 32 . 鸣

    1.高声唱喊行礼秩序。 2.官名。明鸿胪寺属官﹐掌典礼唱赞之事﹐从九品。

  • 33 . 论

    1.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司马迁《史记》称"太史公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皆称"赞"﹐荀悦《汉纪》称"论"﹐陈寿《三国志》称"评"﹐谢承《后汉书》称"诠"﹐其他或称"议"﹐或称"述"﹐名称不一。

  • 34 . 密

    1.密切辅佐。

  • 35 . 默

    1.暗中赞助。

  • 36 . 谋

    1.谓谋划大事﹐辅佐朝廷。

  • 37 . 然

    1.赞同。

  • 38 . 毗

    1.亦作"毗赞"。 2.辅佐;襄助。

  • 39 . 评

    1.以评论﹑赞美为主的一种文体。 2.评论赞美。

  • 40 . 佥

    1.协助。

  • 41 . 钦

    1.敬佩赞叹。

  • 42 . 劝

    1.犹劝导;宣扬。

  • 43 . 曲

    1.多方赞助。

  • 44 . 赏

    1.亦作"赏赞"。 2.称赏,赞美。

  • 45 . 述

    1.文体名。史论的一种,全篇用韵。《文选》列有"史述赞"一类,选录《汉书》﹑《后汉书》赞四篇。唐司马贞撰《史记索隐》,于《史记》纪﹑传﹑世家﹑书﹑表之篇末皆有述赞。 2.泛指论述﹑赞颂的文章。

  • 46 . 商务参

    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经济贸易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经济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的经济、贸易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和监督其执行。

  • 47 . 盛

    1.给予高度的好评。如:来宾们盛赞这次盛大演出。

  • 48 . 史

    1.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 49 . 图

    1.亦作"圆赞"。 2.文体的一种,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

  • 50 . 颂

    1.颂扬赞美。 2.指颂扬赞美的文字。 3.指颂扬功德的碑刻。 4.见"颂赞"。

  • 51 . 题

    1.题写赞语或赞文。

  • 52 . 叹

    1.赞叹﹐赞美。

  • 53 . 特

    1.谓朝见皇帝时,赞拜者先独赞其名。

  • 54 . 像

    1.为人物画像或人的相貌所作的赞辞。

  • 55 . 天

    1.犹天佑。上天赞助。

  • 56 . 推

    1.推许赞赏。

  • 57 . 挟

    1.辅佐。

  • 58 . 王

    1.指晋王羲之的《用笔赋》。通篇系对笔的赞颂,故称。

  • 59 . 文化参

    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文化交流等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文化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文化情况,准备组织两国的文化交流等。

  • 60 . 序

    1.亦作"序赞"。 2.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 61 . 襄

    1.辅佐帮助。

  • 62 . 翊

    1.辅助,辅佐。

  • 63 . 宣

    1.弘扬赞助。 2.宣赞舍人的省称。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

  • 64 . 协

    1.亦作"协赞"。 2.协助;辅佐。

  • 65 . 燮

    1.协调赞助。

  • 66 . 欣

    1.欣喜赞美。

  • 67 . 雪

    1.见"雪赞"。

  • 68 . 谒

    1.谒见赞拜。

  • 69 . 幽

    1.亦作"幽赞"。 2.谓暗中受神明佐助。语出《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高亨注:"言圣人作《易》,暗中受神明之赞助,故生蓍草,以为占筮之用。" 3.谓使隐微难见者明着。

  • 70 . 仰

    1.指辅助在上者谋划。

  • 71 . 叶

    1.协同翊赞。

  • 72 . 一辞莫

    赞:赞美。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形容诗文写得极好。

  • 73 . 翼

    1.亦作"翼赞"。 2.辅佐。 3.指帝王的辅弼之臣。

  • 74 . 引

    1.引导。 2.担任引礼﹑赞礼的人。

  • 75 . 樱花

    散文。冰心作。1961年发表。写作者回忆1961年访问日本时的情景,尤以汽车工人为了接送中国作家代表团而特意将罢工时间推迟这一友好举动,更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因此,作者借赞美日本的樱花来赞颂中日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作品借景抒情,语言清丽,意境深远。

  • 76 . 咏

    1.歌颂赞美。

  • 77 . 余

    1.谓传留下赞文。

  • 78 . 应

    1.犹应对。

  • 79 . 杂

    1.古代用以赞颂人﹑事﹑物的文体之一种。

  • 80 . 啧啧称

    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 81 . 诏

    1.禀告和赞助(王者)。

  • 82 . 谀

    1.夸赞。

  • 83 . 真

    1.对人物画像的赞语。

  • 84 .

    1.赞助。《书.皋陶谟》:"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蔡沈集传:"思曰之曰当作日……惟日思赞助于帝,以成其治而已。"一说犹明明。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

  • 85 . 中

    1.即中丞。

  • 86 . 众口交

    众人交相赞美。

  • 87 . 嘱

    1.嘱告。

  • 88 . 注

    1.关于言行的说明和赞语。

  • 89 . 祝

    1.见"祝赞"。

  • 90 . 自

    1.自我引荐。 2.犹自称﹐自呼。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