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尘组词
  4. 【尘】结尾能组哪些词

【尘】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奔轶绝

    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

  • 2 . 奔轶絶

    1.见"奔逸絶尘"。

  • 3 . 奔逸绝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4 . 奔逸絶

    1.形容跑得极快﹐迅速前进。绝尘﹐脚不沾尘土。

  • 5 . 埃

    1.尘土。 2.喻尘世。 3.地面上。多见于戏曲。

  • 6 . 暗

    1.积累的尘埃。

  • 7 . 辟

    1.犹除尘﹐去尘。 2.香炉名。 3.蚊帐名。 4.避开尘嚣。指隐居。

  • 8 . 拜车

    1.见"拜尘"。

  • 9 . 拜

    1.晋代潘岳与石崇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相与望车尘而拜。事见《晋书.潘岳传》﹑《石崇传》。后遂以"拜尘"指谄事权贵。

  • 10 . 拜路

    1.见"拜尘"。

  • 11 . 不染一

    形容清高廉洁。同“一尘不染”。

  • 12 . 避

    1.《晋书.王导传》:"时亮﹝庾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导内不能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后以"避尘"指代其事。 2.避开尘俗。

  • 13 . 边

    边野之地的风尘。比喻战事:边尘再起|何日边尘静,庭前征马还。

  • 14 . 飙

    狂风卷起的尘埃。比喻人生行踪不定: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 15 . 兵

    1.兵马的烟尘。亦借指战事。

  • 16 . 播土扬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 17 . 不

    1.不玷污。

  • 18 . 步后

    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 19 . 车

    1.车行扬起的尘埃。喻奔走的辛苦。 2.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 20 . 步人后

    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 21 . 超轶绝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 22 . 超轶絶

    1.谓骏马奔驰,出群超众,不着尘埃。 2.比喻出类拔萃,不同凡俗。

  • 23 . 超逸绝

    指不拘滞于世俗,超然物外。

  • 24 . 超逸絶

    1.同"超轶絶尘"。

  • 25 .

    1.佛教语。犹言世界。 2.佛教语。犹言世世;无量数。

  • 26 . 陈白

    剧作家。江苏淮阴人。早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曾参与组织民众剧社、摩登社等。抗战时期任教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等。建国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人民文学》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等。创作话剧剧本《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等五十余部。

  • 27 . 超

    1.超脱尘俗。

  • 28 . 出

    1.超出世俗。 2.佛教语。脱离烦恼的尘垢。 3.指出家。

  • 29 . 承

    ①承受尘土,也指古代承接尘土的帐子或小帐幕。 ②藻井,天花板: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彩饰承尘。

  • 30 . 吹

    1.《史记.五帝本纪》"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后以"吹尘"为得良相之兆。

  • 31 . 打埃

    1.掸尘。旧时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

  • 32 . 触

    1.佛教语。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一。身根所对之境为触,如坚软﹑燥湿等是。

  • 33 . 吹影镂

    镂:雕刻。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 34 . 蹙

    1.踩踏尘土。

  • 35 . 掸

    1.洗尘。 2.大扫除。

  • 36 . 叨

    1.犹忝任。谓自己的才能与所任之职不相配。

  • 37 . 东海扬

    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38 . 玷

    1.犹玷污,辱没。

  • 39 . 防

    1. 不透尘埃的;紧得灰尘不能进入的。

  • 40 . 凡

    佛教、道教或神话故事中指人世间;尘世。

  • 41 . 风

    ①比喻旅途劳累:~仆仆ㄧ满面~(旅途劳累的神色)。 ②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侠士ㄧ沦落~。 ③〈书〉比喻战乱:~之警。

  • 42 . 烽

    1.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

  • 43 . 法

    1.佛教语。六尘之一。意根所对之境,能产生意识。

  • 44 . 芳

    1.指落花。 2.指美好的风气﹑声誉。 3.指名贤的踪迹。

  • 45 . 放射性微

    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尘埃。由放射性物质沾附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而形成。在各种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和处理、核反应堆的运行和核爆炸等过程中最易产生。

  • 46 . 飞

    1.飞扬的灰尘。 2.喻轻微的事物。

  • 47 . 奉

    1.送著作给别人的谦辞。谓文笔浅陋﹐有污尊眼。尘﹐污染。

  • 48 . 粉

    在燃烧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末状的废物:~污染。

  • 49 . 拂

    掸尘土和驱除蚊蝇的用具,柄的一端扎马尾(mǎyǐ)。

  • 50 . 浮

    在空中飞扬或附在器物表面的灰尘。

  • 51 . 抚

    1.儿童游戏之一。聚沙之类。借指少年交好。

  • 52 . 釜鱼甑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 53 . 釜中生

    犹釜中生鱼。

  • 54 . 歌

    1.形容歌声动听。典出《艺文类聚》卷四三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喜《雅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

  • 55 . 高

    1.崇高的风范。

  • 56 . 垢

    1.污垢﹑尘土。 2.喻尘俗之事。

  • 57 . 根

    1.佛教语。佛家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谓之根;根之所取者,谓之尘。合称根尘。

  • 58 . 轨

    1.谓驱车尘不出轨辙。 2.车轮滚过扬起的尘土。

  • 59 . 红

    指繁华的社会。泛指人世间:看破~。

  • 60 . 寒

    1.寒伧。

  • 61 . 滚

    1.翻滚的尘埃。

  • 62 . 光

    1.敬词。称言对方的风采。 2.《老子》:"和其光,同其尘。"后以"光尘"喻世俗。

  • 63 . 和光同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 64 . 徽

    1.美好的事迹。

  • 65 . 黄

    1.黄色的尘土。 2.比喻俗世;尘世。 3.犹黄泉。

  • 66 . 积

    1.累积的尘土;尘土聚积。 2.喻指旧事物的残余影响。

  • 67 . 后

    〈书〉走路时后面扬起来的尘土。比喻别人的后面:步人~。

  • 68 . 胡

    1.胡地的尘沙。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 69 . 化衣

    1.指所蒙受的使衣着变色的尘土。多形容仕途奔波之苦。语出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 70 . 幻

    1.佛教语。虚幻的尘世。

  • 71 . 继

    1.犹继轨。

  • 72 . 灰

    尘土:打扫~。

  • 73 . 秽

    1.污染。

  • 74 . 劫

    1.亦作"劫尘"。亦作"劫尘"。 2.凡尘,人世。 3.谓兵火战乱之馀烬。

  • 75 . 降

    颗粒较大,不能在空中长时间飘浮的粉尘。也叫落尘。

  • 76 . 京

    1.见"京洛尘"。

  • 77 . 客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 78 . 接风洗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 79 . 街

    1.道路上的尘土。

  • 80 . 静电除

    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常用于以煤为燃料的工厂、电站,收集烟气中的煤粉。冶金中用于收集锡、锌、铅、铝等的氧化物。

  • 81 . 静

    1.尘土不扬。喻国家平安无事。

  • 82 . 鞠

    1.酒曲所生的霉菌。色淡黄,如尘。鞠,通"曲"。

  • 83 . 惊

    1.车马疾驶扬起的尘土。

  • 84 . 涓

    1.细水与微尘。喻微小的事物。

  • 85 . 惊起梁

    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 86 . 金

    1.被风卷起的呈云雾状的沙尘。因其色黄﹐故称。 2.佛教衡量长度的单位名。

  • 87 . 京洛

    1.亦作"京雒尘"。 2.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 88 . 京雒

    1.见"京洛尘"。

  • 89 . 救风

    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杂剧剧本。元代关汉卿作。妓女赵盼儿设计救出被恶棍周舍骗娶的结义姐妹宋引章,并促成宋与书生安秀实的婚事。剧本具有喜剧风格。

  • 90 . 空

    1.飞尘。

  • 91 . 九衢

    1.大道上的尘土。借指烦扰的尘世。

  • 92 . 九域

    1.九州的烟尘。喻战乱。

  • 93 . 久历风

    经历过很多艰苦的日子。

  • 94 . 抗

    1.奔走尘世。

  • 95 . 絶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 2.超脱尘俗。 3.犹绝迹,不见踪迹。 4.良马名。

  • 96 . 绝世出

    指超绝尘世之外,不同凡俗。

  • 97 . 看破红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 98 . 滥

    1.犹言忝列其位而不胜任其职。常用作谦词。

  • 99 . 狂

    1.指纷扰的尘世。 2.指纷乱的落花。

  • 100 . 渴

    1.见"渴心生尘"。

  • 101 . 渴心生

    渴:迫切。形容非常想念。

  • 102 . 马

    1.奔马扬起的尘土。

  • 103 . 梁

    1.比喻嘹亮动听的歌声。

  • 104 . 利

    1.喻为名利而奔走钻营的嚣乱之象。

  • 105 . 离

    1.犹出家。 2.死亡的婉词。

  • 106 . 满面征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 107 . 六

    1.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

  • 108 . 沦落风

    沦落:流落,指陷入坏的境地。风尘:旧指娼妓的生活。旧指妇女不幸沦为娼妓。

  • 109 . 马足车

    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 110 . 流

    1.飞扬的尘土。

  • 111 . 流落风

    流落:因生活所迫而留居他乡;风尘:指纷扰的生活。穷困潦倒,漂泊江湖。

  • 112 . 露

    1.雨露与风尘。喻艰难的世途。

  • 113 . 目无下

    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

  • 114 . 镂

    1.雕刻灰尘。比喻不可能。 2.比喻技艺极精巧。

  • 115 . 蹑

    1.借指旅程。

  • 116 . 虏

    1.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 117 . 路

    1.道路上飞扬的灰尘。

  • 118 . 旅

    1.旅人身上的尘土。

  • 119 . 緑

    1.绿色尘末。 2.喻茶叶末。 3.指曲表面所生绿色毛状的菌。

  • 120 . 落

    1.《西京杂记》卷四:"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輒尘落帽。"后以"落尘"形容歌声美妙。 2.下凡。 3.篦梳的别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