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袖组词
  4. 【袖】结尾能组哪些词

【袖】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八音领

    1.唐玄宗对羯鼓的称呼。

  • 2 . 半

    1.短袖衣。

  • 3 . 豹

    1.见"豹褎"。

  • 4 . 碧鬟红

    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 5 . 别

    1.谓挥袖道别。

  • 6 . 垂

    1. 通常松垂在肩下的很长的宽袖,常用于法衣和长礼服上。

  • 7 . 长

    1.长的衣袖。多指舞衣。 2.借指歌舞妓。

  • 8 . 楚

    1.楚女舞衣的长袖。借指舞女。

  • 9 . 翠

    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2.指女子。

  • 10 . 撺拳拢

    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11 . 短

    1. 见“半袖”。

  • 12 . 短衣窄

    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 13 . 断

    1.亦作"断褏"。 2.截断衣袖。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典出《汉书.佞幸传.董贤》:"﹝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參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褏﹐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褏而起。其恩爱至此。"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下》褏作"袖"。

  • 14 . 貂

    1.貂皮袄的袖笼。

  • 15 . 奋

    1.亦作"奋褎"。 2.挥动衣袖。常用以表示情绪激动。

  • 16 . 蜂虿作于怀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

  • 17 . 分桃断

    借指男宠。

  • 18 . 宫

    1.舞女的长袖。

  • 19 . 风

    1.飘动的袖子。

  • 20 . 拂

    〈书〉把衣袖一甩(旧时衣袖较长),表示生气:~而去。

  • 21 . 护

    1.套在衣服袖子上以保护两袖免遭破损或污染的用品。

  • 22 . 皓

    1.白色衣袖。

  • 23 . 后进领

    晚辈中最杰出的人。

  • 24 . 广

    1.宽大的衣袖。

  • 25 . 归

    1.谓装入袖中带回。

  • 26 . 和

    1.犹袖手。

  • 27 . 鹤

    1.鹤氅的袖。借指鹤氅。

  • 28 . 貉

    1.貉皮做的衣袖。 2.宋代一种前后襟和两袖都较短的衣服。

  • 29 . 褐

    1.借指粗布衫子。

  • 30 . 红

    1.女子的红色衣袖。 2.指美女。

  • 31 . 挥拳掳

    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

  • 32 . 挥

    1.挥动衣袖。奋起貌。 2.犹挥手。表示告别。

  • 33 . 狐襟貉

    1.泛指毛皮制成的衣服。

  • 34 . 狐裘羔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 35 . 狐

    1.狐的毛皮制成的衣袖。指贵重的服饰。

  • 36 . 怀

    1.犹怀抱。 2.犹怀藏。

  • 37 . 衿

    1.衿与袖相连,因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

  • 38 . 箭

    1.即箭衣。

  • 39 . 禁

    1.指宫内样式的服装。

  • 40 . 襟

    1.衣襟衣袖。亦借指胸怀。 2.犹领袖,比喻地位重要者。

  • 41 . 宽袍大

    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 42 . 敛

    1.收紧衣袖。

  • 43 . 笼

    1.把两手相对伸入两袖中。

  • 44 . 冷

    1. 袖:舞女的袖子。写舞者的凄凉。如: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唐·杜牧《阿房宫赋》。

  • 45 . 逻

    1.捋起袖子。

  • 46 . 裸

    1.见"裸袖揎衣"。

  • 47 . 领

    衣领和衣袖。比喻能起表率作用的人。特指国家、政党、团体的领导人:罢工斗争的领袖|国家领袖|共产党领袖。

  • 48 . 龙

    1.指京城。

  • 49 . 马蹄

    1.清代男子礼服的袖口。成马蹄形,故称。

  • 50 . 暖

    1.为了御寒在棉袄袖口里面增加袖长的一截棉袖子。

  • 51 . 霓

    1.彩袖。也借指歌伎舞女。

  • 52 . 袍

    1.袍子的袖管。

  • 53 . 翘

    1.举袖。指舞蹈中的一种姿势。

  • 54 . 髚

    1.指马蹄袖。

  • 55 . 清风两

    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 56 . 衫

    1.衫的袖子。亦泛指衣袖。

  • 57 . 攘

    1.卷起衣袖。

  • 58 . 襦

    1.亦作"襦褏"。 2.襦袄袖子。

  • 59 . 檀

    1.红袖。指妇女的红色衣袖。

  • 60 . 槊血满

    指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 61 . 水

    缝于戏曲服装中蟒、帔、官衣、褶子等袖口的一段白绸。一般长30~45厘米。利用水袖,可做出各种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增强美感。水袖技巧称“水袖功”。

  • 62 . 套

    1.罩在衣袖外面的﹑单层的半截袖筒﹐作用是保护衣袖。

  • 63 . 韬

    1.古代射猎用的皮护臂。

  • 64 . 通

    1.长袖。

  • 65 . 霞

    1.借指艳丽轻飘的舞衣。

  • 66 . 挽

    1.卷起袖子。谓拱手。 2.妇女外褂袖口上形如袖套的装饰品。

  • 67 . 掀拳裸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 68 . 雾

    1.轻柔飘拂的衣袖。

  • 69 . 小

    1.短小的衣袖。

  • 70 . 揎拳拢

    捏紧拳头,卷起袖口。形容准备动武的样子。

  • 71 . 揎拳掳

    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 72 . 揎拳捋

    揎:卷起袖子;捋:拉起。伸出拳头,拉起袖子。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

  • 73 . 揎拳裸

    犹言揎拳捋袖。

  • 74 . 揎拳攞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75 . 揎拳捰

    伸出拳头,捋起袖子。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 76 . 揎拳舞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 77 . 冶

    1.华丽的袖子。

  • 78 . 吟

    1.诗人的衣袖。

  • 79 . 玉

    1.洁白的衣袖。

  • 80 . 罩

    1.方言。套在衣袖外面的套袖。

  • 81 . 征

    1.远行人的衣袖。

  • 82 . 鄣

    1.以袖遮颜。形容故作姿态。

  • 83 . 障

    1.以袖遮面。借指美女。

  • 84 . 柘

    1.柘枝舞者的衣袖。借指舞女。

  • 85 . 拙

    1.《史记.五宗世家》"﹝长沙定王发﹞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裴骃集解引汉应劭曰:"景帝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