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鹰组词
  4. 【鹰】开头能组哪些词

【鹰】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钩鼻

    1.鹰嘴形的鼻子。有时形容人的相貌奸诈凶狠。

  • 2 .

    1.见"鹰鞴"。

  • 3 . 狗处

    1.清代宫廷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

  • 4 . 狗总统

    1.清代职掌鹰狗处的官吏。由侍卫兼任。

  • 5 .

    1.鹰与鹘。驯养后可助田猎。 2.比喻目光锐利的人。

  • 6 .

    1.《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孔颖达疏引《周书时训》:"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化为鹰。"后遂以"鹰化"代称仲春之月。

  • 7 .

    1.见"鹰击毛挚"。 2.古代武官名号。汉赵破奴曾为"鹰击司马"。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隋大业五年,改"鹰扬副郎将"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 8 . 击长空

    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9 . 击毛挚

    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 10 .

    1.饲鹰者栖鹰的木架。 2.指施工时用以撑托结构构件的临时支架。常用木﹑竹或金属管制成。

  • 11 . 架木

    1.一种绳牵的木架。用于上下挽取重物。

  • 12 .

    1.鹰和雕。泛指猛禽。

  • 13 .

    1.辽代军队名号。

  • 14 . 窠峰

    1.指浙江省海盐县南的鹰窠山。

  • 15 . 瞵鹗视

    鹰、鹗:两种猛禽;瞵:眼光闪闪地看。形容用凶狠的目光盯视着。

  • 16 . 瞵虎攫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同“鹰瞵虎视”。

  • 17 . 瞵虎视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 18 .

    1.猎鹰与猎犬。

  • 19 .

    1.猎鹰和马。借指田猎。

  • 20 .

    1.比喻锐利的目光。

  • 21 . 拿雁捉

    比喻缉捕时的快速凶猛。

  • 22 . 拿燕雀

    比喻捉拿毫不费力。

  • 23 .

    1.犹鹰视。

  • 24 . 派人物

    采取好战态度并且拥护直接强硬行动的人。比喻立场强硬,行动直接,且好战、勇猛。

  • 25 .

    1.古代鹰坊中饲养猎鹰的棚子。

  • 26 . 觑鹘望

    觑:看;鹘:一种猛禽。目光像鹰、鹘一样,十分敏锐。形容视觉敏锐。

  • 27 .

    1.指鹰的爪子。

  • 28 .

    猎人用以帮助打猎的鹰和狗。多比喻为主子效力的帮凶:反动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的鹰犬。

  • 29 . 犬吏

    1.替皇帝管理猎鹰猎犬的小吏。特指汉武帝时狗监杨得意。

  • 30 . 犬塞途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 31 . 犬之才

    鹰犬:猎人驯养的鹰与猎狗,打猎时用于追捕猎物。用作鹰犬之才。比喻供驱使、能出力的人。

  • 32 .

    1.驯鹰的人。

  • 33 .

    1.驯鹰的人。

  • 34 .

    1.如鹰视物。形容目光锐利。

  • 35 . 视虎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老虎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 36 . 视狼步

    象鹰那样看东西,象狼那样走路。形容为人阴险狠毒。

  • 37 . 视狼顾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 38 .

    1.像老鹰一样四下转盼。形容锐利而机灵的目光。

  • 39 .

    鹰和雕。泛指猛禽:有如兔走鹰隼落。

  • 40 .

    1.见"鹰隼"。

  • 41 . 睃狼顾

    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同“鹰视狼顾”。

  • 42 . 潭市

    在江西省东部、信江中游,浙赣、鹰厦两铁路交点。1979年设市。人口157万(1995年)。为江西东北地区物资集散地。有大型铁路列车编组场,为中国南方铁路枢纽站之一。

  • 43 .

    1.如鹰飞腾。形容战士骁勇﹑迅猛。

  • 44 . 头雀脑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 45 .

    1.勇武。

  • 46 . 厦铁路

    从江西鹰潭到福建港口城市厦门。长694千米。1956年建成。已电气化。是中国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

  • 47 . 心雁爪

    比喻心灵手快。

  • 48 .

    1.鹰的目光。 2.比喻凶横的眼光。

  • 49 .

    1.威武貌。 2.武事的代称。 3.逞威;大展雄才。 4.古代武官名号。三国魏曹操曾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见《三国志.魏志.曹洪传》。隋炀帝时改骠骑将军为"鹰扬校尉"﹐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后又改为"鹰击郎将")。见《隋书.百官志下》。

  • 50 . 扬府

    1.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骠骑将军为鹰扬郎将,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隶于各卫,统领府兵。唐代改称折冲府,其主官改称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参阅《隋书.百官志下》。

  • 51 . 扬虎视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52 . 扬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 53 . 扬宴

    1.科举制度中,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

  • 54 .

    1.旧时在我国市面上流通过的墨西哥银币。正面图案为凸起的鹰。泛指银元。

  • 55 .

    1.鹰和鹞。泛指猛禽。 2.指猎鹰。

  • 56 .

    1.假鹰。用以驱雀。

  • 57 .

    1.鹰与鹯。比喻忠勇的人。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2.比喻凶残的人。

  • 58 .

    1.如鹰之栖止。形容威武。

  • 59 . 挚狼食

    比喻凶狠地攫取和吞没。

  • 60 .

    1.形容笔力遒劲。

  • 61 .

    1.嫩茶。因其状如鹰爪,故称。 2.常绿灌木。攀缘茎,叶子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花淡绿色至淡黄色,有浓厚的香味,可提取香精,也可用来熏茶叶。通称鹰爪花。也叫莺爪。

  • 62 . 爪毛

    1.一种短毛羊皮。因毛像鹰爪而得名。

  • 63 . 爪芽

    1.鹰爪茶。

  • 64 .

    1.见"鹰嘴"。

  • 65 .

    1.亦作"鹰觜"。 2.茶名。

  • 66 . 嘴香

    1.香名。

  • 67 . 嘴鹞目

    形容外貌奸诈凶狠。

  • 68 . 背狗

    1.猎犬名。相传为皂雕卵所化。

  • 69 .

    1.亦作"鹰鞲"。 2.豢鹰者所用的皮臂套。打猎时用以保护手臂,停立猎鹰。

  • 70 . 鼻鹞眼

    鹞:一种形体像鹰而比鹰小的凶猛的鸟,背灰褐色,以小鸟、小鸡为食。形容奸诈凶狠的相貌。

  • 71 . 脖色

    1.指灰白色。

  • 72 .

    1.谓鹰性猜忌。

  • 73 .

    1.古代战船名。

  • 74 . 撮霆击

    像老鹰攫食,雷霆猛击。形容气势威猛。

  • 75 .

    1.笛名。塔吉克民族乐器。传说为神鹰所化,故称。

  • 76 .

    1.专供贩卖鹰鹘者投宿的客栈。

  • 77 .

    1.猛禽。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 78 .

    1.古代宫廷饲养猎鹰的官署。

  • 79 .

    1.古代宫廷饲养猎鹰的地方。 2.借指鹰房捕猎者。

  • 80 .

    1.《汉书.五行志上》:"立秋而鹰隼击。"后因以"鹰风"指秋风。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