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丁档
1.人口档案。
2 . 丁倒
1.颠倒。丁﹑颠双声,通用。
3 . 丁点
1.表示极少或极小。
4 . 丁点儿
〈方〉量词,表示极少或极小(程度比‘点儿’深):一~毛病也没有ㄧ这~事何必放在心上。
5 . 丁丁
1.壮健貌。 2.漫远貌。 3.指汉丁令威。 4.冰冷貌。
6 . 丁丁当当
象声词。也形容性格刚强。
7 . 丁丁光光
1.象声词。
8 . 丁丁列列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9 . 丁东
象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的声音:玉佩~。也作丁冬。
10 . 丁冬
同‘丁东’。
11 . 丁督护歌
1.南朝宋时一种吴声歌曲。亦称"丁都护歌"。
12 . 丁方
1.四方。
13 . 丁夫
1.壮健的男子。 2.唐代丁谓正役,夫谓杂徭。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
14 . 丁父艰
1.即丁父忧。
15 . 丁父忧
1.遭逢父亲丧事。
16 . 丁赋
又称“丁税”、“丁银”。中国古代政府对成年男子征收的税。具有代替劳役的性质。成丁服役的年龄,各代规定不一,最低为十六岁,最高为六十五岁。到清代,丁赋并入田赋征收。
17 . 丁公藤
1.通草的别名。即丁翁。又名丁公寄。
18 . 丁公凿井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19 . 丁拐儿
1.原指牙牌中之"幺二"。后用以喻仗势剥削的官亲。
20 . 丁果仙
晋剧演员。艺名果子红,直隶束鹿(今属河北)人。女。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21 . 丁亥
1. 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如:乾隆丁亥 (公元1767年) 冬。——清·袁枚《祭妹文》。
22 . 丁害
1.谓蚊蝇叮咬之害。
23 . 丁户
1.民户。
24 . 丁屐
1.底部带有钉齿用以防滑的木鞋。
25 . 丁籍
1.人丁档案。
26 . 丁祭
1.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27 . 丁家鹤
1.指丁令威。
28 . 丁家艰
1.见"丁艰"。
29 . 丁甲
1.即六丁六甲。本为道教神名。后亦泛指天兵天将。
30 . 丁艰
〈书〉丁忧。
31 . 丁匠
1.夫役和工匠。
32 . 丁敬
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33 . 丁绢
1.以紬绢折纳的丁赋。
34 . 丁克家庭
指夫妇都有收入并且不打算生育孩子的家庭。[丁克,英DINK,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
35 . 丁坑
1.茶名。
36 . 丁口
人口:国家丁口连四海|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37 . 丁稚
1.少壮。
38 . 丁中
1.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北齐。历代迭有变更。
39 . 丁主
1.指世居当地的人丁。与客居人丁相对。
40 . 丁口钱
1.见"丁钱"。
41 . 丁块柴
1.方言。烧火用的木柴,也叫劈柴。
42 . 丁快
1.捕快衙役。
43 . 丁兰
1.汉人。相传少丧父母,及长,刻木像,事之如生。后用以指代孝子。
44 . 丁老
1.道教语。称心之神。因心属丁火,故称。
45 . 丁力
1.成年的劳力。
46 . 丁历
1.葶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葶苈》。
47 . 丁栎
1.良种牛。
48 . 丁帘
1.见"丁字帘"。
49 . 丁粮
1.按人口所征收的税粮。
50 . 丁灵
1.同"丁零"。
51 . 丁泠
1.象声词。
52 . 丁玲
小说家。原名蒋伟,湖南安福(今临澧)人。女。曾就读于上海大学。1930年参加左联。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陕北,曾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建国后曾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主编等。50年代受到错误批判,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篇小说《母亲》和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等。有《丁玲文集》。
53 . 丁零
象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铜铃~~地响。
54 . 丁零当啷
象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连续撞击声。
55 . 丁令
1.同"丁零"。 2."丁令威"的省称。 3.指鹤。
56 . 丁令威
1.传说是汉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见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封君达﹐仙人丁令威﹐煮丹于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57 . 丁荦
1.见"丁栎"。
58 . 丁卯桥
1.桥名。在江苏省丹徒县南。晋元帝子裒镇广陵,运粮出京口,为水涸,奏请立埭,以丁卯日制可,后人筑桥,因名。
59 . 丁米
1.按人口缴纳的税米。
60 . 丁母忧
1.遭逢母亲丧事。
61 . 丁内艰
1.即丁母忧。
62 . 丁内忧
1.即丁母忧。
63 . 丁男
成年男子:即有丁男繁衍之族。也指已及服役年龄的男子: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64 . 丁年
1.男子成丁之年。历代之制不一。汉以男子二十岁为丁,明清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
65 . 丁娘十索
丁娘:隋朝歌妓;索:索取。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66 . 丁娘子
1.布名。明朝松江府东门外双庙桥丁氏所织的布,向以质地精软着称,号"丁娘子"。
67 . 丁宁
反复地嘱咐:他娘千~万嘱咐,叫他一路上多加小心。也作叮咛。
68 . 丁宁告戒
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69 . 丁宁周至
丁宁:嘱咐,告诫;周至:周到,细致。再三细致地嘱咐。形容办事谨慎周到。
70 . 丁奴
1.成年的男奴仆。
71 . 丁女
1.已到服力役年龄的成年女子。 2.指火。丙丁为火。道教以六丁为阴神,名:"六丁玉女",故以"丁女"称火。
72 . 丁妻
1.壮年的已婚妇女。
73 . 丁期
1.正当其时。
74 . 丁钱
1.人口税。亦称"丁口钱"。
75 . 丁强
1.健壮。强,同"强"。 2.指健壮的人。
76 . 丁穷
1.犹言丁忧。
77 . 丁人
1.指壮健的男子。
78 . 丁汝昌
清末海军将领。安徽庐江人。曾任湘军将领。后奉命赴英国购军舰,回国后统领北洋水师。北洋舰队编成后,任海军提督。中日黄海海战中,他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日军围攻威海卫军港时,他拒绝投降,服毒自杀。
79 . 丁若
1.复姓。晋有丁若坚。见《通志.氏族五》。
80 . 丁若镛
朝鲜李朝文学家、哲学家,实学派的集大成者。字美庸,号茶山、与犹堂。曾任官职,后被流放十八年。反对“空理空谈”、形式主义,主张结合实际研究学问。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文学上以诗歌、政论见长。著有《与犹堂全书》。
81 . 丁塞
1.堵塞。
82 . 丁梢
1.同"盯梢"。
83 . 丁身
1.指丁口。
84 . 丁身钱
1.即丁钱。
85 . 丁时
1.适逢其时。
86 . 丁氏粟
1.《管子.山权数》:"还四年,伐孤竹。丁氏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尹知章注:"丁氏,齐之富人,所谓丁惠也。"后以"丁氏粟"为称豪富之词。
87 . 丁是丁,卯是卯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88 . 丁是娥
沪剧演员。原名潘咏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女。九岁学艺,演花旦、正旦。1949年后致力于沪剧改革,主演《罗汉钱》、《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等剧。唱腔绮丽多彩,善于抒发感情。曾任上海沪剧院院长。
89 . 丁书
1.指旧时官府中书办一类的小吏。
90 . 丁税
1.人口税。
91 . 丁田
1.按人丁分给的土地。
92 . 丁头
1.指鱼。
93 . 丁外艰
1.同"丁父忧"。
94 . 丁外忧
1.犹言丁父忧。
95 . 丁未
1. 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四位。如:是月丁未。——清·姚鼐《登泰山记》。
96 . 丁翁
1.通草的别名。
97 . 丁西林
剧作家、物理学家。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攻物理,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任文化部副部长等。作有多幕剧《妙峰山》,独幕剧《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等。
98 . 丁奚
1.一种小儿羸弱之病。
99 . 丁香
丁香1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冠长筒状。供观赏。 ②这种植物的花。‖也叫丁香花或紫丁香。 丁香2[dīngxiāng]常绿 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方。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丁香油,用做芳香剂。
100 . 丁香核
1.荔枝良种。核小如丁香,故称。
101 . 丁香褐
1.国画用颜料名。
102 . 丁香结
1.丁香的花蕾。用以喻愁绪之郁结难解。
103 . 丁香柿
1.君迁子的别名。亦称软枣。柿,亦作"柹"。
104 . 丁香头
1.国画用语。指绘竹生叶的地方。
105 . 丁香竹
1.竹名。
106 . 丁鞵
1.底部安有钉齿以防滑的雨天用鞋,即钉鞋。鞵,同"鞋"。
107 . 丁星
1.对着星光。
108 . 丁胥
1.官府中的小吏。
109 . 丁徭
1.古代成年男子所服的劳役。
110 . 丁夜
1.四更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
111 . 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112 . 丁一确二
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113 . 丁役
1.服劳役的壮丁。 2.指成年男子的劳役。
114 . 丁银
1.按人丁数目交纳的税银。
115 . 丁庸
1.用以充抵力役的赋税。 2.指以赋税充抵力役的制度。
116 . 丁忧
〈书〉遭到父母的丧事。
117 . 丁则
1.有关人丁服徭役的规定。
118 . 丁肇中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从事高能物理、γ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1974年与他人各自独立发现j/χ粒子,为此与里希特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19 . 丁折
1.清代把人丁税折算银钱匀入田赋中一并收取的制度。
120 . 丁真楷草
丁:丁觇;楷:智楷。丁觇的隶书,智楷的草书。赞美人的书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