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百脚路
1.方言。多岔道的路。
2 . 百脚旗
1.一种竖立的旗帜。两边为锯齿形。古代王公出行﹐用作前导。
3 . 抱脚儿
〈方〉鞋的大小、肥瘦正合脚型。
4 .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5 . 绊脚索
1.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
6 . 豹脚蚊
1.指一种脚上有花斑的蚊子。
7 . 笨脚兽科
1. 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科,归类于全齿目(Pantodonta)。
8 . 蹩脚货
1. 同类中的劣等货;质量低劣的产品。
9 . 侧脚里
1.从旁。
10 . 趁脚跷
1.谓顺着别人的话乘机而言。
11 . 铛脚刺史
1.唐薛大鼎﹑郑德本和贾敦颐﹐俱为刺史﹐分治三州﹐皆有政绩。时人称"铛脚刺史"。因铛有三足﹐故以为喻。
12 . 铛脚政
1.指德政。
13 . 车脚夫
1.即车夫。
14 . 吃了老娘洗脚水
1.亦作"吃了老娘洗脚水"。 2.比喻中了圈套,受了骗。
15 . 赤脚婢
1.唐韩愈《寄卢仝》诗:"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后因称婢女为"赤脚婢"。
16 . 赤脚大仙
1.见"赤脚仙人"。
17 . 赤脚汉
1.谓没有家业的人。
18 . 赤脚仙人
1.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李。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母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仁宗。仁宗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李君也。按,宋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
19 . 赤脚医生
1.指农村里亦农亦医的医务工作人员。此称盛行于文化大革命中。
20 . 大仰爬脚子
1.身体向后跌倒的姿势。
21 . 殿脚女
1.相传隋炀帝巡游江都时﹐牵挽龙舟的女子。
22 . 搭脚手架
1. 在建筑施工时支起供工人操作的架子。
23 . 大脚力
1.大势力。
24 . 大脚片儿
1.方言。旧指妇女未经缠裹的脚。 2.指不缠足的妇女。
25 . 大脚三
1.方言。旧时称未缠足的女仆。
26 . 大脚色
1.犹言大人物。含贬义。
27 . 跌脚扮手
1.形容手忙脚乱。
28 . 跌脚拌手
受到阻碍或牵制,不能放手去干事。
29 . 跌脚绊手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30 . 跌脚捶胸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31 . 跌脚搥胸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32 . 跌脚槌胸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33 . 顿脚捶胸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34 . 吊脚楼
吊楼①。
35 . 垫脚凳
1.用以垫脚的矮凳。比喻被人役使的人。
36 . 垫脚石
比喻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
37 . 淀脚绡
1.瓜名。
38 . 独脚鬼
1.传说中的山魈。
39 . 独脚虎
1.一种谜语。
40 . 独脚莲
1.鬼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鬼臼》。
41 . 独脚腿
1.指孤立无援的一人。
42 . 独脚五通
1.传说中魈类之一。
43 . 独脚戏
曲艺曲种。流行于上海和江苏、浙江部分地区。20世纪20年代由文明戏丑角和小热昏、唱新闻等发展而成。一至二三人演出。表演说、学、唱、做(主要指简单的人物扮演)兼备,并讲究运用各地方言。
44 . 独脚仙
1.草名。
45 . 高脚杯
1. 一种有长脚的酒杯。
46 . 高脚牌
1.长方形木牌。用以张贴告谕﹑海报。下支柱脚,以便肩扛手举,故名。
47 . 赶脚的
1.指赶着牲口供人骑用的人。
48 . 赶脚头
1.犹赶路。
49 . 费脚手
1.费事;麻烦。
50 . 狗脚木
1.古代一种守城器械。
51 . 跟脚里
1.指身边,面前。
52 . 挂脚粮
1.亦作"挂脚粮"。 2.旧时入赘女婿的长工钱。
53 . 裹脚布
1.旧时女子缠足用的布条。 2.指男子裹腿或穿布袜前包脚的布条。
54 . 裹脚条子
1.即裹脚布。
55 . 急脚递
1.见"急递"。
56 . 急脚鬼
1.比喻急性子的人。
57 . 急脚信
1.派人急行传递的书信。
58 . 急脚子
1.见"急脚"。
59 . 花脚猫
1.比喻闲游浪荡﹑爱串门子的女人。
60 . 慌脚鸡
1.形容人行动慌忙,不稳重,毛手毛脚。
61 . 及不得一脚指
1.北齐李幼廉任瀛州长史,甚有吏才,遇事立办,神武帝高欢深加慰勉,尝责他人说:"碎卿等诸人,作得李长史一脚指不!"见《北史.李幼廉传》。后以"及不得一脚指"喻相差甚远。
62 . 机器脚踏车
〈方〉摩托车。
63 . 活脚竹枕
1.一种竹制的可以折叠的简易枕头。
64 . 减脚鹅
1.鸭的别称。
65 . 接脚夫
1.亦称"接脚壻"。 2.旧指夫死后妇女在家再招之夫。
66 . 接脚壻
1.见"接脚夫"。
67 . 科脚甲
1.剪除脚指甲。
68 . 两脚规
绘图仪器,有两个可以开合的脚,上端固定在一个轴上,有分线规和圆规两种。
69 . 两脚狐
1.喻狐媚无耻的人。
70 . 两脚货
1.对人的蔑称。
71 . 两脚居间
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
72 . 两脚兽
1.象野兽一样的人。
73 .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74 . 两脚羊
1.指被当作食物吃的人。
75 . 两脚野狐
比喻奸诈的人。
76 . 连脚裤
婴儿穿的一种裤子,裤脚不开口,包住脚底。
77 . 立定脚跟
指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事。
78 . 立脚点
①观察或判断事物时所处的地位:为消费者着想,是产品设计的~。 ②生存或占有的地方:先巩固~,再求发展。‖也说立足点。
79 . 里脚手
1. 脚手架的一种,搭设在建筑物的里面。这种脚手架可以利用楼板随用随搭,能大量节约材料,容易拆装,而且比较安全。
80 . 没入脚处
1.没有插脚的地方。形容不知怎样才好。
81 . 落脚货
1.卖剩下来的质量很差的货色。
82 . 蹑脚蹑手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蹑手蹑脚”。
83 . 捻脚捻手
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小心轻捷。
84 . 没脚海
1.方言。不落实。
85 . 没脚螃蟹
1.见"没脚蟹"。
86 . 没脚蟹
1.没有脚的螃蟹。比喻无活动能力者。 2.比喻不见踪迹,行踪不定的人。
87 . 毛脚鸡
1.喻指做事粗疏﹑轻率的人。
88 . 毛脚女婿
1.未婚女婿的俗称。
89 . 木脚道
1.木跳板。由岸登舟用。
90 . 木脚客
1.宋宣和年间,童贯﹑梁师成权倾一时,朝廷贵臣多出自其门,"梁"字的下半部是"木",故当时以"木脚客"代指趋奉梁师成的朝臣。
91 . 泼脚子货
1.犹泼辣货。
92 . 捏脚捏手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93 . 泥脚杆
1.指农民。旧时多为对农民的蔑称。
94 . 年脚下
1.年尾,年底。
95 . 劈脚跟
1.紧跟在后。
96 . 七脚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97 .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小心谨慎,免得再失事。
98 . 千脚落地房
傈僳、怒、独龙等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云南怒江、贡山等地。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上铺木板或竹篾笆,双斜面屋顶上盖木板或茅草。呈长方形,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杂物。
99 . 热脚儿
1.脚尚有馀热。谓人刚刚死去。
100 . 轻脚轻手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放得很轻。
101 . 拳打脚踢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102 . 软脚酒
1.接风﹑洗尘的酒宴。
103 . 软脚局
1.接风洗尘的宴会。
104 . 软脚筵
1.接风的酒宴。
105 . 三脚架
1.有三个支柱的架子,有的可折合﹑伸缩,多用于安放和使用照相机﹑测量仪器等。
106 .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 ②指走不多远。
107 . 三脚猫
1.比喻对各种技艺略知皮毛的人。 2.比喻新奇罕见的事物。
108 . 三脚虾蟆
1.歇后语,没处寻之意。
109 . 生脚踏生地
1.谓初到某处,人生地不熟。
110 . 跳脚舞
1.彝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彝族地区。舞者一般为双数,拉手成圈,左右移动。主要是脚部动作。动作激烈,情绪奔放。也叫打跳﹑对脚舞。
111 . 手忙脚乱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112 . 手指脚划
用手脚比划。
113 . 手慌脚乱
形容惊慌不安的样子。
114 . 手慌脚忙
形容惊慌不安之状。
115 . 手脚干净
比喻廉洁奉公。
116 . 手脚零碎
1.犹手零脚碎。
117 . 手脚无措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118 . 手快脚轻
手的动作快,走路脚步轻。指人的动作轻快。
119 . 手零脚碎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120 . 四脚朝天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