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商办
1.商量办理。 2.商人营办。
2 . 商标权
商标注册后,注册人对该商标享有的专用权。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在哪个国家注册,受哪个国家保护,在其他国家无效)。
3 . 商标注册
将使用的商标向商标管理机关申请登记、办理注册的手续。经过核准,取得商标注册证方才有效。
4 . 商猋
1.见"商飙"。
5 . 商飙
1.秋风。
6 . 商飙观
1.见"商飙馆"。
7 . 商飙馆
1.宫观名,南朝齐武帝时建,在金陵(今南京)。
8 . 商颷
1.秋风。
9 . 商舶
1.旧时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
10 . 商部
1.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运输等事务的部门。
11 . 商埠
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往来于各大商埠。
12 . 商参
1.参商。二十八宿的商星与参星,商在东,参在西,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以"商参"比喻人分离不能相见。
13 . 商曹
1.掌管商业的行政机关。
14 . 商场
1.聚集在一个或相连的几个建筑物内的各种商店所组成的市场。
15 . 商虫
1.秋虫。
16 . 商筹
1.谋划。
17 . 商船
又称“运输船”。用于载运旅客和货物的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载运量大,营运成本低。也包括担负商业服务的船,如拖船、工程船等。
18 . 商串
1.商量串通。
19 . 商吹
1.秋风。
20 . 商赐
1.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贡(端木赐)。
21 . 商代城墙遗址
1.在河南省郑州市。城垣周长七公里,用土分层夯筑。城墙剖面为梯形,底面一般宽二十米,高约九米,部分城墙被掩埋在现今的地面之下。环城发现十一个缺口,某些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城墙附近有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址。西墙外杜岭出土两件大型铜方鼎,南墙﹑北墙外各发现一处青铜器铸造作坊遗址,郑州市内曾发现商代早期的房基﹑地窖﹑壕沟﹑水井﹑墓葬及雕刻字骨和陶文符号。
22 . 商道
1.通商的道路。
23 . 商灯
1.灯谜。
24 . 商敌
1.犹商较。
25 . 商店
1.出售商品的店铺。
26 . 商钓
1.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
27 . 商调
1.乐曲七调之一,其音凄怆哀怨。 2.谓甲乙两个单位通过协商,将一方的工作人员调到另一方去工作。
28 . 商订
1.商讨订正。
29 . 商定
1.商量决定。
30 . 商度
1.测量。 2.商讨。
31 . 商队
1.成群结队的行商。
32 . 商兑
1.商酌。
33 . 商顿
1.见"商冒"。
34 . 商咄
1.春秋鲁美人之名。
35 . 商法
也称“商事法”。调整市场领域里商业组织、商人和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等。
36 . 商贩
1.经商。 2.商人。 3.现多指现买现卖的小商人。
37 . 商风
1.秋风,西风。
38 . 商港
1.供商船往来停靠,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的港口。
39 . 商歌
1.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淮南子.道应训》:"宁戚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40 . 商庚
1.鸟名,即仓庚。
41 . 商功
1.古代九章算术之一,即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的方法。 2.泛指计算。
42 . 商户
1. 即“商人”。
43 . 商宦
1.犹商官。
44 . 商会
1.商人为了维护其利益而组成的团体。
45 . 商货
1.犹货物。
46 . 商机
商业经营的机遇:把握~|西部开发带来了许多~。
47 . 商蕀
1.草名。《尔雅.释草》"髦,颠蕀"晋郭璞注:"细叶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广雅》云:'女木也。'"《本草纲目》作"颠棘",谓即天门冬。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天虋冬》。
48 . 商籍
1.清代因经商而留居其地,子孙户籍准附编于行商之省分,称"商籍"。
49 . 商计
1.商量,商议。
50 . 商祭
1.谓用干鱼祭祀。
51 . 商家
1.即商朝。 2.商人。
52 . 商贾
商人:商贾大亨|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53 . 商监
1.商鉴。
54 . 商检
1.商品检验的简称。为确定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或交易条件所进行的检验。
55 . 商鉴
1.犹殷鉴。原意是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宋人讳太祖父弘殷之名,改殷作商。
56 . 商鉴不远
鉴:镜子;商鉴:可以作为商朝的借鉴。前朝覆灭时间不长,应从中吸取教训。后泛指前人失败的教训就在眼前,应引以为鉴。
57 . 商较
1.亦作"商校"。 2.研究比较。 3.品评。
58 . 商节
1.秋令时节。
59 . 商界
1.从事商业者的总称。
60 . 商借
1.商量借用。
61 . 商蚷
1.虫名,即马蚿,又称马陆。
62 . 商决
1.商量决定。
63 . 商均
1.舜之子。相传舜以商均不肖,乃使伯禹继位。事见《孟子.万章上》﹑《史记.五帝本纪》。常与尧子丹朱并用为不肖子之典实。
64 . 商客
1.商旅。
65 . 商侩
1.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介绍人。
66 . 商凭
1.商人的营业证。
67 . 商籁体
1.即"十四行诗"。商籁,法文sonnet的音译。
68 . 商老
1.指商山四皓。
69 . 商李
1.犹商旅,行商。
70 . 商利
1.经商的利润。
71 . 商量
1.商决;计议;讨论。 2.意见;办法。 3.估计,估量。 4.准备。 5.买卖时还价。
72 . 商量
一起讨论计议,交换意见:这事还得跟大伙商量一下|都是自己人,好商量。
73 . 商霖
1.《书.说命上》载,商王武丁任用傅说为相时,命之曰:"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孔传:"霖,三日雨。霖以救旱。"谓依为济世之佐。后以"商霖"为称誉大臣之词。
74 . 商岭
1.即商山。
75 . 商龙
1.道家五行神之一。
76 . 商陆
1.多年生粗壮草本。根粗大,块状。夏秋开花,白色,浆果,紫黑色。根可入药,俗称"章柳根"。性寒,味苦,有毒。中医学上用为逐水药。
77 . 商路
1.商人进行远方贩运贸易所行经的路线,特指中世纪以前的陆上通商道路而言。其中最著名而重要者即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此外在亚洲内部特别是蒙古﹑中印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等地,非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以及欧洲各地,也都有商路纵横分布。近代交通运输发展后,旧有商路的作用逐渐减低。
78 . 商侣
1.结伴的行商。
79 . 商旅
①往来各地买卖货物的商人:商旅云集。 ②商人和旅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80 . 商律
1.商调式的乐曲。即旋律以商为主音的乐曲。 2.泛称乐曲。
81 . 商略
1.商讨。 2.品评,评论。 3.估计。 4.准备。 5.脱略,放任不羁。
82 . 商论
1.磋商讨论。
83 . 商洛
1.亦作"商雒"。 2.商县和上洛县之合称,汉初"四皓"曾隐居于此。
84 . 商雒
1.见"商洛"。
85 . 商冒
1.亦称"商顿"。 2.商,商臣,春秋楚成王太子,以东宫之卒围成王,逼王自缢。冒,冒顿,匈奴头曼太子,射杀头曼自立。事见《左传.文公元年》和《史记.匈奴列传》。后以泛指叛臣。
86 . 商枚弄色
1.泛指博戏。商枚,猜枚;弄色,掷骰子。
87 . 商梦怀人
1.相传商高宗武丁欲求贤辅,梦得傅说,遂使百官据所梦形象求诸天下,于傅岩得之。见《书.说命上》。后用为圣主求贤心切的典实。
88 . 商谜
1.猜谜。
89 . 商民
1.商人。
90 . 商谋
1.商量。
91 . 商暮
1.秋末。
92 . 商女
1.歌女。
93 . 商葩
1.秋花。
94 . 商品
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作为使用价值,一商品与另一商品有质的区别,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作为价值,仅有量的不同,在等价的基础上可以相互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决定,价值则由抽象劳动所形成。不是劳动产品的水、空气等自然物虽然对人有用,但不是商品;不是用来交换而直接由自己消费的产品,或为他人生产但不经过交换的产品,也不是商品。
95 . 商品比价
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两种不同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工业品与农产品的比价,农产品内部的粮棉比价,工业品内部的原材料与成品的比价等。商品比价以商品价值为基础,同时受供求关系以及国家价格政策的影响。
96 . 商品差价
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流转环节(如购进与销售,批发与零售)或因不同质量而形成的价格差别。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质量差价等。差价的形成主要是因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不同。
97 . 商品供求关系
商品供给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供大于求,造成商品积压;求大于供,消费得不到满足;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供求平衡,社会再生产得以协调进行。商品供求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集中反映。
98 . 商品供求规律
商品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通过价格的波动趋于平衡的规律。当商品供给大于社会需求时,市场价格下跌,引起供给减少,刺激需求;反之,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涨,又促使供给增加,抑制需求,从而供求趋向平衡。
99 . 商品交换
商品之间的互换或出卖。包括物物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100 . 商品交易所
按一定规则买卖大宗特定商品的有组织的交易场所。有经营一种商品的,有经营几种商品的。分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目前以期货交易为主。
101 .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称。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不占主导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绝对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社会主义仍然实行商品经济形式。参见“市场经济”(214页)。
102 . 商品粮
1.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
103 . 商品粮基地
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如东北的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两湖平原等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04 . 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商品所有者只有先把商品换成货币,然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商品流通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各种局限,但由于买和卖的分离,流通的任何一环受阻,整个流通链条就有中断的可能,从而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105 . 商品生产
不是为自己使用,而是为交换和出卖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106 . 商辛
1.即商纣王,名受,号帝辛。
107 . 商信
1.秋风。
108 . 商星
1.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也称"大辰"﹑"大火"。
109 . 商行
1.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 2.较大的商店。
110 . 商墟
1.殷墟。指商代故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111 . 商序
1.秋季。
112 . 商岩
1.傅说初版筑于傅岩之野,后被商王武丁举以为相。见《书.说命上》。后以"商岩"比喻在野贤士。
113 . 商奄之变
1.指商纣之子武庚在周武王死后,联合奄﹑徐﹑薄姑等东方诸部落举行的大规模武装叛乱。
114 . 商偃
1.指孔子弟子子夏(卜商)与子游(言偃),两人都擅长文学。
115 . 商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116 . 商鞅量
1.战国时秦国量器。青铜制。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铭文三十二字,容积为202.15毫升。
117 . 商羊
1.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118 . 商羊鼓舞
商羊:传说鸟名。商羊飞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变故发生之前的预兆。
119 . 商阳
1.人体穴位名。在手大指和次指的内测。 2.即商山。
120 . 商业
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活动的经济部门。包括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通过商品的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活动,把产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是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桥梁和纽带。